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曾播报了网上疯传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美国也有钉子户》。说的是西雅图一个孤老太,住房遇到拆迁,开发商出价一百万美元,但老太只说一个字“No”,开发商无可奈何,只得修改图纸,新建商业大楼挖掉了老太的这一块地方。
这篇故事收在《美国民生实录》中,著者是旅美学者姚鸿恩。书中收集了他近年写的2百多篇有关美国的所见所闻。比如:在美国买房子如何退房,在美国租房的是“大爷”,高速公路几乎没有收费站,在美国先看病后寄账单,美国所有的厕所都免费提供厕纸,等等。
书中不只是讲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还有大量的篇幅描述美国普通工薪家庭如何养育了17个孩子,结婚又如何随份子;美国人如何庆贺各种假日等。
书中介绍了美国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学校教育,如:谁敢碰女童,一律判25年;参照装甲车标准制造校车以确保安全;小学3年级以下没有回家作业;没有“一分定终身”的高考;穷人的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免费享受营养早餐和午餐,上大学都能拿助学金……
对赴美留学、工作、移民的读者来说,可从书中找到具体翔实的指导性内容。比如:美国最好的100所高中的所在地,美国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的比较,申请赴美读中学、大学和研究生的注意事项,美国什么大学给中国学生奖学金,大学毕业后如何找工作,哪类工作容易办绿卡,如何申请工作签证和绿卡、领馆面试贴士,等等。
美国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媒体常常会报道美国的“国家大事”,但却很少谈及美国的民生细节。姚鸿恩1992年赴美留学,已经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呈现给读者一个精雕细刻的美国。难怪《美国民生实录》出版后,北京、广州等地多家报纸纷纷连载,上海文汇读书周报也整版选登。在亚马逊网上书店,该书始终稳占社会保障类图书销量榜首。亚马逊近期“九月登高,以书为阶”,力荐《美国民生实录》。编辑推荐道:“印象中也再没有一本写美国的书,能够从民生纪实出发,如此丰富、细致、立体、翔实地去临摹出美国现状。作者的叙述口吻混合了博文体和大叔范,一贯简洁、冷静、客观,偶尔还有点冷幽默。难得的是,作者虽然生活在美国,但是不少文章取自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点。中美人民的生活习惯、经济状态、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的差别跃然纸上,让人会心一笑。”
负面问题每个国家都会有,美国亦然。比如,读好的学校费用贵,有些小时工的工薪不够高,还有贫富悬殊的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