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郑逸梅先生
王正铨
  王正铨

  郑逸梅先生,他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文史掌故作家,而且,也是一位收藏大家。他一生笔耕八十载,九十余岁时还未停笔,留下二千余万字的作品,丰富了中华文库。

  我与郑老相结相交缘于我姨母和我母亲。在民国时期时,我姨母在上海《金刚钻》报社曾与郑老共过事,郑老并由此与我父母结识并也成为好友。郑老还曾到过南京我家做客,直至解放后,因诸多政治运动原因,才中断了联系。“文革”后,我们重又联络,一直延续到郑老仙逝。其间,我还曾有幸到过郑老在沪寓所,目睹了他的“低帐铜瓶室”书斋之风采。我母亲和我与郑老有过多次书信交往,因而,如今使我能够获得郑老的墨宝,他的信件成了我的收藏品中之珍宝。

  郑老给我最为难忘的印象,一是他的为人谦和,极为平易近人,尤其对我等“忘年交”的年轻人,更是师长父兄风范,与人总是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毫无有的名人架式口吻。因此,郑老是一位极易亲近的学者老者善者。步入他的“低帐铜瓶室”,你会发现,这里不仅有珍宝,也有令你意想不到的稀奇古怪的多多藏品。他这里有古今名人书札、信札、散页手笔,有他爱得成癖的名人成扇,尤其是梅花扇面。其中有吴湖帆的绿梅,有方介堪的墨梅、陶冷月的密梅、张小梅、谢闲鸥、潘君诺等人的红梅。

  郑老收藏广博,他自嘲自己是一个拾破烂的,他就连名人如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汪精卫等人的名片,以及今古名人的讣告他都收藏。由此可见,郑老兴趣广泛,学识渊博,是一位物无巨细的收藏大家。郑老的藏品不仅使我大饱了眼福,而且由此受到了启迪,从而大大增进了我日后收藏爱好的信心,也打开了我的收藏眼界。

  如今,郑逸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3年了,每当人们提起他时,每当我看到我的藏品中他的墨宝时,犹如看到他那勤奋博学、硕果累累辛勤笔耕与慧眼藏宝的一生。我仅以此拙文,作为对郑老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

  十日谈

  清明的怀念

  臧克家为老字号题门匾尽心尽力,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上海新城区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巡礼
   第B10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校园巡礼
   第B12版:招生热点/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校园巡礼
   第B14版:校园巡礼/新民教育
   第B15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16版:招生移民/新民教育
   第B17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大购网专版
   第B20版:广告
为啥常常“缺口气”?
文椿的童心
春光
被遗忘的美好
难忘郑逸梅先生
徽州老屋(版画)
带着梦儿飞翔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难忘郑逸梅先生 2015-04-15 2 2015年04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