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日报观点~~~
     
2016年01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提防“有用强迫症”
呐言
  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国家一级演员日前一番言论引发了热议。“现在的演员,接受了太多以竞争为主、甚至强调‘你死我活’的教育,变得急功近利。不光演员,很多人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许多技能和它们原本提升自我、怡情悦性的初衷渐行渐远……”

  是呀,不知从何时起,是否“有用”竟成了人们对于事情做出判断与进行选择的标准,读怎样的文章、选什么课程、提升哪方面的修养、交怎样的朋友……概莫如此。

  说到这儿,不禁想起此前采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时,他表露出的无奈:目前,学校在本科一二年级开展通识教育,致力于夯实学生的人文基础、提升综合素养,可竟引来不少学生的抱怨,理由是在大三寻找实习单位时吃亏,因为其他院校在一二年级就已经开始教授大量专业课,强调实用性、强调到用人单位之后能尽快上手。

  不禁要问,如果将目光不是聚焦于当下,而是聚焦于人一生的成长来看,究竟怎样的教育才更“有用”?

  许多大学老师都谈到这样的观点:当我们同已经毕业10年、20年的校友交谈时,他们对于大学时期所学知识的评价与在校期间有很大不同,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当时学的一些所谓有用的知识在日后变得无用,后悔没有在当时更多学习一些当时看上去无用,后来很有用的课程,如人文、艺术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类的知识。

  而这就是目前教育界内部讨论颇多,且逐渐达成共识的概念——“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期待,教育少一些功利,社会少一些浮躁,“有用强迫症”尽早治愈。(呐言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好吃周刊
   第B09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0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2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身陷“假票门”携程推责推得掉吗
家长群“恩仇录”
提防“有用强迫症”
“我们就想与您合娶一个”
鞭子与笼子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提防“有用强迫症” 2016-01-14 2 2016年01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