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申城的弄堂里、马路边,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小书店;一些开在繁华街市、校园周边的综合、专业书店更是人们周末的好去处。网络风刮来,书店一个个地关了,关得人心痛。但最近,有报告指出,实体书店有复苏的迹象。
不论起个洋名还是土名,不论是特色店还是跨界经营,能有所坚守,在“寒风”中存活,这样的书店,都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符号。一座城市不能没有书香,书香空间有静气,能养人心性;书香空间有人气,能交流心得;书香空间有贵气,能让人精神高贵;书香空间有灵气,能给人激情和创意。书香空间所具有的气息,网络书店不具备。
书店线上、线下发展并不矛盾,以为网络的虚拟会全部代替实体的想法,有点过于超现实。试想一下,假如一座城市完全没有实体的书店、餐馆、日用品店等,那会是一个什么光景?人们喜欢网上书店,但并不意味着就不再需要实体书店。读书人怎么可以缺失亲身的体验、生活的气息和交流的快乐,城市怎么可以缺失书香空间?
(相关报道见A4版·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