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时政·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述评
~~~——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述评
~~~——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述评
~~~——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述评
     
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
——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述评
王比学 徐隽
  1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央深改小组通过的又一个司法体制改革文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擘画司法体制改革宏伟蓝图,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动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大潮涌起。

  顶层设计推动司法改革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占据相当大的篇幅,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首次提出,建设法治中国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目标之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举措,奠定本轮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石,对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责权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更好保障人权有重要意义。

  2014年10月20日,党的历史上首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对保障司法公正作出了更深入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他两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他亲自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或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前夕,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多次研究部署司法体制改革。

  每项举措都着眼公平正义

  三年来,司法改革的每一项举措、每一点进步都着眼于实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增多,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大量案件涌入最高人民法院,导致审判接访压力增大,息诉罢访难度增加,不利于最高人民法院发挥监督指导全国法院工作职能,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不利于方便当事人诉讼。”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深圳、沈阳设立了两个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划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一年来,两个巡回法庭受理案件近2000件,审限内结案率达到100%。

  “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司法体制改革举措。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北京、上海等地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排除对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的干扰。

  许多法学专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司法体制改革是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有序推进的大变革,体现了党中央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大手笔、大气魄。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点,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5年5月1日,全国法院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五个月时间,全国法院就登记一审案件620万件,同比增长31.9%,其中,立案难特别突出的行政诉讼案件同比增长75.8%。完善司法责任制等四项基础性改革也取得佳绩。上海法院一线办案力量增加18.5%,审结案件上升11.3%。经过一年多探索实践,四项改革试点的理论准备、政策支持、经验积累已比较充分,中央批准在18个省区市试点基础上,在全国普遍开展试点。

  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烈不满,对背后的违法行政或者不作为深恶痛绝。 “如果对这类违法行为置之不理,一方面不可能根本扭转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乱象,另一方面可能使一些苗头性问题演变为刑事犯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人民检察院对安顺市镇宁县丁旗镇人民政府违法履行职责和怠于监管的行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对许建惠、许玉仙污染环境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党的十八大以来,超过30件重大冤假错案得到纠正,许多案件是按“疑案从无”的原则改判的。这一司法观念的重大转变来自于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部署,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有效防范冤假错案产生”的多次强调。

  三年来,公安改革也有序推进。大到推进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小到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出入境改革,公安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目的是提高公安工作整体效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2016年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之年、攻坚之年,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体制改革任务,大部分要在今年完成。一份清晰的任务单摆在面前:在全国推开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诉讼制度,努力构建多层次诉讼制度体系;深化司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律师和监狱制度改革,健全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深化公安改革。

  实践证明:只要按照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指示,严细深实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就能在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开启中国司法新的辉煌,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

  人民日报记者 王比学 徐隽

  (据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新民健康
   第A1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汽车周刊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现有改革举措大多进入落实阶段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
禁燃令春节“大考” 市民们热心“助考”
上海数字出版产值 全年同比增长14%
新民晚报时政·要闻A02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 2016-02-24 2 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