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荷,又名一寸莲,是一种鲜艳小巧、幽雅玲珑的案头观赏珍品。
幼年时,常见伯父莳花,耳濡目染,使我对那生机勃然的花卉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和好奇心。有时奔跑左右,以供使役;有时瞪目凝视,想捕捉到伯父指尖上放射出来的那不可思议的神奇。明明是臭蒿,它的枝顶上为什么会开出菊花?明明是柳树,怎么会开花长出了大桃?而缸盆里碗大的荷花,又是用什么戏法,把它变得只有铜钱那么小?去问伯父,他总是笑笑说,你这早晚还不能懂,过两年,我教你。
小学四年级时,伯父已很老了,又有病。春节过后的一天,他把我叫到跟前,说:“你不是想跟我学种花吗?今天,我教你一招。”说完,领我到院子里,要我把两块砖搬进屋里,放在墙角立起来,就着墙叠成个四方形。伯父又叫我把一袋黄沙倒进方形框里,这才摸索开了屉子,找出个小布袋,从里边倒出四枚莲子,剥去外壳,莲仁放在妥当的地方,然后,搔搔秃顶,拉我进了厨房,说好说歹,从伯母手里讨来四枚新鲜鸡蛋。回到屋里,将鸡蛋的小头磕开,用长嘴镊子夹起莲仁,送进鸡蛋,取过预先保存的芦苇内膜,涂上少许蛋清贴上去把破口牢牢封好,再把蛋逐个大头朝下,立在沙上。
一个多月后,将近清明,伯父从水塘里捞来污泥,放在不漏水的陶钵里。把陶钵搁在阳光下,打破鸡蛋,拣出莲仁,均匀地放进泥里。随着气温增高,不久泥里就钻出菱形小叶,展开一寸有余,日渐长大直到如成人手掌。三月底开花,花小如钱,红衣黄蕊,楚楚可人。这便是伯父当年供在书案上的钱荷。
长大之后,我忙于读书,忙于工作,对伯父遗留下来的这一技艺,一直未得亲手实施。去年方偶一为之,效果十分理想。叶展四寸,连发五叶,蔚为可观,见者无不以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