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黄英凭借法国导演密特朗执导的歌剧电影《蝴蝶夫人》一举成名后,随即出国,闯荡美、欧,获得无数荣誉,是中国在海外最为成功的女高音之一。期间,她多次回到家乡上海。黄英的演唱声情并茂,角色感强,专业素养出类拔萃,极具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黄英曾在国内的两部原创歌剧中出演主角,尽管歌剧脚本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但黄英的演唱依然光彩夺目,几乎是凭一己之力点燃了整部戏,其炉火纯青、扭转乾坤的艺术功力令人钦佩!
舞台上的辉煌,来自幕后的辛勤耕耘。成名后的黄英,也曾经历过她艺术生涯中最为艰难的时期。初到美国,生活、饮食不习惯,还有文化上的差异,没有认同感,也没有亲朋好友的帮助,一切靠自己。她没有放弃,没有气馁,虚心向老师学习,孜孜不倦专研声乐艺术,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哪怕是小剧院、小角色,她也认真对待,全心投入。
执着的努力终于迎来春暖花开,2006年底,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邀请黄英饰演莫扎特《魔笛》中的帕米娜,这不仅是黄英第一次荣登这个世界著名的歌剧殿堂,也是第一位中国女高音在纽约大都会饰演这一角色。黄英出色的表现征服了纽约观众。2009年,黄英作为杰出的华人歌唱家代表,荣登大都会歌剧院125周年庆典的“明星照片墙”。2011年4月,由周龙作曲、黄英主演的歌剧《白蛇传》,获得全球性重要奖项——第95届“普利策音乐奖”。
2013年,受中国政府之邀,黄英以“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的身份回到母校上海音乐学院执教,主持“大师班”和“专业发展指导”等课程。当然,作为各方面正处于全盛时期的女高音,除了教学,黄英还经常到国内外的歌剧院演出、开独唱音乐会。今年4月30日,她就要在东方艺术中心举办一场“莺歌燕语——黄英独唱音乐会”,为此,黄英作了精心准备,年初就特意飞到纽约,请声乐专家指点和把关。也许读者会问:黄英已经是著名的女高音了,还要请老师指教?黄英说,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过一段时间,或要演新角色,她都要请有经验的声乐指导帮助指点,“再好再大牌的歌剧演员,也有薄弱点,也需要不断修正和提高。帕瓦罗蒂和多明戈平都要请声乐指导,何况我们?真正的艺术必须是纯粹的,必须要精益求精。”这些年来,除了教学和演出,黄英把休假时间和经费,大都花在了请声乐指导上和对专业的钻研上,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黄英的演唱事业能蒸蒸日上、感染和打动观众。黄英说:“在女高音领域,我属于比较小号的抒情花腔女高音,在国外,这类女高音很多,与大号的戏剧性强的女高音比,显然不具备优势。因此,我只有在自己的园地内精益求精,力求做到最好,形成特色。”黄英为什么与众不同,答案就在这里。
在4月30日东艺的独唱音乐会上,黄英将用五种语言演唱亨德尔、莫扎特、马尔蒂尼、贝里尼、罗西尼、库尔蒂斯、福雷、拉威尔、理查·斯特劳斯、乔治·格什温、约翰·斯特劳斯以及中国作曲家黄自、丁善德、刘聪的作品,时间跨度从巴洛克到当代,地域跨度从欧美到中国,风格各异,包含清唱剧、歌剧、艺术歌曲等,这对黄英的声乐艺术是一次综合全面的检验。如此高品格高难度的独唱音乐会,在国内声乐演员中是不多见的。黄英说:“这场音乐会,是对我出国二十年归来的一次艺术回顾和展示。我们做歌剧艺术、做古典音乐,其实是做一种信仰,还是很幸福的。相信自己,不断地执着追求,才能有新的成功。”
二十年后归来的上海女儿、东方夜莺,将在自己故乡的舞台上又一次激情放歌,展现风采,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