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4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欢斯蒂克
童孟侯
  ◆ 童孟侯

  我爸爸到了老年是用手杖的,我舅舅也用手杖,我想,我到了七老八十大概也要和它相伴了,于是,碰到中意的手杖我就买下。即使不用它充当“第三条腿”,夹在腋下也是蛮有风度的,英国绅士都这样。

  我一到伦敦,就直奔最有名的哈罗德商厦,营业员却告诉我:哈罗德不卖斯蒂克(stick即中国的手杖)。我问:怎么会没有呢?卡地亚和蒂芙尼你们商厦有的吧?这两个牌子的公司都设计过斯蒂克的。营业员两手一摊表示非常抱歉。我很泄气,堂堂绅士之乡英国,堂堂伦敦,堂堂哈罗德都不卖斯蒂克,看来它要衰败了。

  接下来的旅游行程是莎士比亚的故乡,我在那条宁静的小街上意外发现有十多款斯蒂克出售,反复挑选之后我又是失望,那是工艺品,不是斯蒂克艺术品。我买了一根可以折成三截的上飞机携带方便的手杖(左三),花了36英镑,充个数吧。朋友说:这是Burberry品牌的吧?你看手杖上有它典型的方格花纹。

  照片左四是一根乌木做的结实的手杖,杆体上刻着花纹,还刻有三头大象。这是我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买的,带到上海,我才知道乌木的手杖太重了,我拿着它,不是它帮我,而是我帮它了,手杖不是权杖,一定要轻便。

  最左面的两根手杖不是买的,而是我哥哥自己做的。左一手杖的杆体是用了一根上好的斯诺克枪棒,它的特点首先是笔直(倘若斯诺克的枪棒是弯的,何以瞄准球?)其次是轻巧。手杖的套头取自一个高级日本壶的壶盖,不锈钢的内胆,外包刻花软塑。手杖的第二节取自一把昂贵的英国宝剑的手柄,铜质的,外表镀镍。第三节则是一个纯金的金环,就像人在脖子上戴个金项链似的。第四节是一个吊钩,我哥哥在柜台上购物时,可以把它勾在自己的皮带上,以免遗忘。杆体镶着一朵纯银的玫瑰……整根手杖雍容华贵,气度不凡。

  有个外国人调侃说:手杖是负担着文明四处游荡的工具。现在它偶尔也能把一个男人的地位提高几寸。

  左二这根手杖的头部取自一只名牌英国Dunhill烟斗(价格八千多人民币,有白点标记),设计精湛,外表光滑,石楠木的纹理清晰,烟斗的外面镶嵌了一朵银子的花(杖杆下面所有金属饰物全部采用银饰),手杖的腰部有一簇皮质的流苏,作为装饰(这是我嫂子编的)。这根手杖高贵而又坚实,真叫人舍不得用。

  受哥哥的启示,我来到花鸟市场,托一个工匠也帮我做一根头部像烟斗的手杖。他说可以,收费要230元。过了一个星期我去拿,发现烟斗手杖的那个斗太深了,浅一点才更加像烟斗(左四)。我就叫那工匠帮我锯掉一截。工匠非常倔强,说:我反复试用过杖柄了,这个尺寸握着最舒服,最用得出力气,不能锯掉。我做了这么多手杖,还能不懂?

  我无奈地笑笑,只能这样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找过他。

  我很喜欢斯蒂克,据说古代拥有手杖的老人享受很多项社会特权,比如:自由出入政府机关;比如,做生意可以不纳税等等。倘若我用上手杖,是否就不必到税务局去交税了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互动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家装专版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连载
   第A16版:阅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城周报/上海物业
   第B06版:基金纵横/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版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喜欢斯蒂克
珂罗版让珍贵书画走进寻常百姓家
藏簪之乐
紫泥:珠光内蕴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C07喜欢斯蒂克 2016-04-02 2 2016年04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