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处"后面的时代风云
毛时安
  ◎ 毛时安

  带着“红色诗人”桂冠的桂兴华,一直是写黄钟大吕、大江东去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的。近来,他整理自己的摄影作品,却有趣地取名“小处”。其实,大小不是绝对的。大是小的集中,小是大的基础。

  桂兴华是我们的同代人.我们有差不多的文化背景、社会阅历、人生道路。但在今天这个时代,像他这样的人物越来越稀缺,越来越罕见。我自己在文艺界、文学界工作,深感做桂兴华,是要有点唐吉柯德的坚持、固执,甚至是偏执,而且还很孤独。

  其实政治抒情诗曾经是我们这一代文化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阅读资源。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阶梯式的政治抒情诗《列宁》、《开会迷》曾狂热地风靡过我们年轻的心。贺敬之、郭小川,更是我们这代文学青年的心中偶像。我自己就是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抄写过全篇的贺敬之的《放声歌唱》。直到今天,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手抄本。

  桂兴华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重建政治抒情诗。他一直高亢地讴歌着。经过他几十年来不懈的坚持和努力,现在桂兴华已经成为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和一个品牌。只要写中国当代诗歌史,写到政治抒情诗这一章,“桂兴华”这三个字就无法绕开,无法回避。所以,我觉得桂兴华的坚持很了不起。

  为什么了不起?桂兴华有诗人高昂的激情,一个人几十年下来激情不减,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的诗歌创作在一个始终亢奋饱满的过程中,慢慢攀上了自己写作的山顶。我看《邓小平之歌》,有些诗句确实写得很感人:“一个九十三岁的老人几度走出漫漫冰雪,他一身的力量就是要温暖中国所有的寒冬”。桂兴华,找到了政治抒情诗的诗意。桂兴华的诗也经过了一些变化。一个从大到小的过程。他原来的诗,总是写得场面、结构都很宏大,包罗万象,后来他慢慢从大的罗列向小的范围归拢。

  为了创作,桂兴华带着简易的照相机、手机,走南闯北地深入生活。他边走边看,以他的慧眼慧心随手抓拍下了海内外的山川、人物、建筑。断断续续就有了数万张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他的踪迹也袒露了他的心迹。

  因为他不是职业摄影家,和他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相比,他的摄影更带有诗人的浪漫率性,带有随机、随意、富于日常性生活气的特点,以小见大,在一个个生活细节中,彰显了一个历史、时代的时而大步流星时而缓慢艰难的流动轨迹。这个时代许多不经意中被遗忘、被忽略的场景、表情、记号,许多已经远离我们的那些轰动过的“热点”,因为它们的提醒而在我们的记忆中活跃了起来。使我们想起了曾经的沧桑和欢欣,想起了一些人和事,以及我们共同走过的那些岁月。这些摄影作品没有“伟大”,只有平凡,是他那些“伟大”政治抒情诗的最平易的注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阳光天地
   第A09版:阳光天地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专版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广告
《查令十字街84号》是本怎样的书
新书推荐
我双眼澄净,心底迷茫
"小处"后面的时代风云
新民晚报读书/星期天夜光杯B02"小处"后面的时代风云 2016-05-15 2 2016年05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