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大伯来说,以前上班时工作繁忙,很少有机会出去旅游。由于所处岗位特殊,与人交往并不多,基本上都是独立完成的,因而平时话语也就“惜”字如金,渐渐地就显得有点性情孤僻。等到进入退休的生活状态,如此的“短处”无形中放大,使他日益陷入了独来独往的尴尬境地里难以自拔。从此,他的话语更少了,与别人和老伴的交流也是非常有限。有时候,家里安静得就像没人似的,这让老伴和做子女的感到不安。老伴知道,发展下去,很可能会使他的心理进一步产生微妙变化,一旦处理不好,后果难以预料。该怎么办才好呢?
那日,女儿女婿带着孩子登门探望,得知这一情况,再三鼓励父母亲去外面缤纷的世界走走看看。女儿道,“性情孤僻”尽管可能是性格使然,然而总是没有交流就会少了家庭融洽的氛围,久而久之,容易盖住家庭“生气”。父亲早年喜欢摄影,还曾买过一些摄影器材,只是没有很多时间予以摆弄,然而摄影技术还是有一些的。现在可好了,有的是充裕时间,自然应该把它好好利用起来。而摄影的最佳场所,也是老年人最容易发挥摄影水平的地方,旅游可谓得天独厚。“嗯,对啊!是的。”在家几乎从来没有什么话语的李大伯,听女儿这么一说,竟然脱口而出,看来已经多少激发了他深藏内心的一个难忘情结。
“是的!”女儿女婿坚定、鼓励的目光,让李大伯似乎看到了一扇快乐的大门徐徐拉开。他点点头,接着又颇感兴趣地询问了一两个有关话题。话语虽然不多,但至少与家人在某一看法上产生了“共鸣”,而旅游摄影这个话题自然而然地成了其中良好的“媒介”。
退休以后的第一次旅游很成功,旅游团的成员大都来自小区内的老年人,其中不乏摄影“高手”。李大伯在不少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处摄影留念,很是开心,其孤独怪癖的性格已有所改观,他还乐意为其他有求于自己的人拍照。团内一些老年夫妻见他镜头内的构思颇为巧妙,纷纷与之切磋。李大伯话语不知不觉多了起来,高兴地将自己的摄影体会与大家分享。一来二去,他的孤僻影子也就丢到“爪洼国”去了,有时竟然还会幽默上几句。原来,李大伯并不是不会说话,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自我“表演”一番,以致许多人还常以为他是个“木头人”,并且无可救药了。
回家以后,李大伯与老伴游山玩水时拍摄的大量精彩照片成了许多老年朋友交流的话题。他的“话匣子”在与别人的互动中如泉水般汩汩而出,显得顺畅自然,其孤僻的顽症也在旅游摄影中慢慢磨去,所谓是做真正喜欢的事,话语一样可以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再过两日,李大伯和老伴就要踏上去云南的新旅程,那里可是摄影爱好者梦想的“天堂”。对症下药治“孤僻”,看来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此时,李大伯的老伴又一次萌生了小小的期待。
邵天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