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是跟团去的,印象不错,唯一遗憾是没有吃到正经的日本餐。回到广州到处找日本餐厅,想重温旅程。乱八说,去小山料理吧,那儿比较正宗,部分食材是日本空运来的。第一次扑去,中午排长龙,吓得我们掉头就走。第二次到得早,全场静寂,但店家竟然不带位,因为没有预订——空空如也的位置全部都被预订了的,牛啊。第三次,我依足规矩,订座再去,这才获准进入。
我们两位被安排在吧台,榻榻米式的,一个围绕着中央厨房的条型桌台。脱鞋进去,双脚垂放的位置是一个下沉式大坑槽,它的干净是从每一条木纹透出来的。
点了一份蒲烧鳗鱼,一份醋鲭鱼箱压寿司。
据说是即点即做的,等足20分钟,蒲烧鳗鱼来了:一只长型的木漆托盘端上来,一碗沙拉,一碗炖蛋,一碟渍菜,一碗味噌汤,都是小巧玲珑,分放四角,衬托着中间的长形漆盒。这漆盒底下是白饭,伴几块渍萝卜,面上是两排浇了蜜汁的烤鳗鱼片。很奇怪日本人怎么用方角器皿盛饭菜,多难洗啊,就为了摆设吧。
鳗鱼入口即化,吓一跳,蜜味留在嘴里。醋鲭鱼箱压寿司,是用一张小板凳搬上来的。上面摆着8块箱压寿司,就像8只麻将牌,依45°角排列成两行,边角摆了一撮酸甜姜。
日本菜有这个特点,讲究布局和颜色搭配,还有主次之分,就像一局棋,充满了形式感。如果一上来就囫囵吃它,至少损失一半,因为菜价有一半是付给工艺的。
第一次吃到箱压寿司,有点新奇,与以往的寿司不一样,它的立面如刀切般整齐,没有紫苔裹边,饭团裸着,白饭顶端是一块鲭鱼,连皮带肉,红白相间。乱八是饭痴,喜欢米饭,爱屋及乌地爱上一切饭团。她评价这个箱压寿司,好吃到不要不要的。见我不响,她质问:你吃不出来吗?这个米饭的柔软和粘度,寿司醋的酸度,还有鲭鱼的新鲜度,组合一起真是妙不可言。可怜,你不爱米饭,无法跟你交流……它跟我在京都那家小店吃到的几乎一模一样。
我急忙补课。翻书上网,才知这箱压寿司有600年历史。最早出现在大阪,关西流行有精致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