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交通违法“表情包”,创意还是败笔?
连海平
  近日,一组由陕西省府谷县交警大队推出的“表情包”,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街道、马路上,一张张违法者的脸被放大,形似大头贴。而在这些照片下方,还附有对违法行为的点评。

  感情上,我愿意把府谷县交警大队推出的“表情包”视为一种创意。行人乱闯红灯、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行为,非机动车不按信号灯、不按规定车道行车、乱穿插乃至逆行,有时会导致机动车发生车祸,伤及无辜。目前,对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矫治,办法不多、刚性有限,陷入了法不责众的泥淖。

  理性上,这种行为是否经得起法理考验,值得推敲。对于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执法权行使尤其如此。府谷县交警不妨从这个角度倒推:假如有被制作成“表情包”的人要较真,自己能否拿出过硬的法律依据并赢得这场官司?效果未必有多大,后果却比较严重。

  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视交通法律法规如无物,既是一个文化问题,也是一个法治问题。仅以法治论,一直以来,在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置上存在“重车轻人”的现象,甚至因行人闯红灯而发生车祸,机动车仍要负一定责任,进行赔偿。“车不敢撞人”,客观上纵容了违法行为。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行人因闯红灯或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而与车辆发生碰撞,司机是不承担责任的。假如,交通法律、法规作出调适,不论机动车还是行人,违法者负全责,看谁还敢乱穿马路、乱翻栏杆?(连海平 刊今日京华时报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 /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社会/新民环球
“校园霸凌”警示如何做家长
晨读《幽梦影》
“三无”机长
交通违法“表情包”,创意还是败笔?
小包子,大诚信
慎闯孩子的微信空间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交通违法“表情包”,创意还是败笔? 2016-12-12 2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