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5年03月1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气象局又被骂了
马丹
  马丹

  天气预报的“昨天最高气温24℃”最后却变成了16.8℃,理想和现实间的7℃差距,让早早穿上单薄春装的俏姑娘、俊小伙们在春雨中冷得直打哆嗦,感冒指数也是直线上升。于是,气象局又被骂了。

  为什么说“又”?这年头,气象局被骂还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报太热被骂过,报太冷被骂过,台风报了没来也被骂过。其实,这几年,气象服务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比如,去不同区有不同区域的分区预警,天冷天热有空调指数,晒被子还有洗晒指数。各行各业和老百姓生活都离不开气象服务,对于“天气预报准确不准确”的骂声恰巧说明的是“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的小镇旁苏托尼,人们有用土拨鼠来预测春天何时到来的传统。这个传统已有126年历史。据说每年2月2日,土拨鼠都会出洞,如果天气晴朗,它会被自己影子吓回洞里继续冬眠,意味着春天要在6个星期后到来;反之,多云天气里,土拨鼠看不见影子不回洞里,表示寒冬即将结束。土拨鼠“报春”误差率高达六成,人们倒也不会责怪它,但科学不是“土拨鼠”,还是讲求严谨和准确的。在“十二五”规划中48小时内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会提高至90%,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近几年上海的气象预报准确率确实有了提升。

  但科学也允许存在误差。有时候,气象工作人员难免有点委屈:天气预报这种预测,总斗不过老天爷,尤其是在春天这种气温总是忽上忽下的季节。从科学角度来看,气温预报需要考虑各类情况,一个初始条件的变化就会导致不同结果,如果有多个可能就是无数结果。一位资深气象人昨天说,预报员都知道每年3、4月总有个坎,当某些变化不再似冬季而又不是渐进时就容易踩不着点。

  这几年,公众和气象预报有了点“对立”情绪。老百姓一骂,“有关部门”就不敢吱声。其实,更透明的姿态或给个说法,或许会换回一个更融洽的关系。就像年初时,美国纽约曾摆出大阵仗应对雪灾,但气象预报中汹涌的暴风雪并未如期而至,美国国家气象局主动为误报道了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特别报道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日本为何难谢罪⑤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11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12版: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吃遍中国
   第B1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家装专版
   第B24版:专版
行政不作为消解新环保法威力
伤脑筋的“上帝”
气象局又被骂了
也算景点?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气象局又被骂了 2015-03-19 2 2015年03月1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