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肿瘤一切都要从患者出发,所有的技术性改进或者创新都是为了更好地治疗患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施国海副教授这样说道。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减少损伤,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这是施国海作为一名医生的操守和原则。
■ “要考虑到患者愈后几十年的生活质量”
施国海教授举例前列腺癌的治疗,特别是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方式。传统治疗选择“一锅端”式切除全部前列腺,这种极端的方式会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实,前列腺癌的治疗现在已很成熟,治愈率高达70%-80%,患者完全可在术后长期存活。很多前列腺癌的患者,真正在前列腺上的肿瘤病灶仅有几毫米,只需切除、消融或直接杀死肿瘤病灶就能达到根治的效果,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完全可以保证。若此时还仅仅只考虑患者的生存,而忽略病人愈后的生活质量,这将是医生最大的“遗憾”。
■ “患者对我的信任源于我们对他的关心”
施国海教授的治疗理念倾向于团队联合方式,集合外科、病理科、放化疗科、影像诊断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团队,在短时间内汇聚各科专家共同研究病情,这种“多学科诊疗模式”不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节省患者看病时间,最主要的是医生之间能有更好的沟通,治疗过程也就事半功倍。
例如前段时间他治疗过的一位肾癌患者,入院时已伴有癌栓,这类病情治愈率很低,像他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医生也不敢贸然实施手术。施国海教授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对于局部癌症晚期,用靶向肿瘤药物或能达到治疗效果。他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决定用新辅助治疗的方式为他制定个性化方案。经历一段时间的新方法治疗,发现肿瘤明显缩小,随后再做了根治手术。患者至今生活良好,术后也没有出现并发症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