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集到的建议来看,乘客们较为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安检提示、客流对冲、站台安全、车站环境等方面。
16号线能否增加运力?
地铁运能能否提升,仍是市民乘客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16号线能不能增加车厢,早晚高峰客流量那么大,太挤了,经常车门夹住挤上来的人,又影响时间又有安全隐患。”在此次征集活动中,关于16号线提升运力的建议并非个例。
16号线有13座车站。作为一条通勤铁路,16号线的车辆采用最大时速为120公里的A型车,极大地缩短了南汇新城与中心城区的距离,将南汇新城与中心城区快速联系起来,为上海东南地区居民出行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近年来这条线路的客流渐增,站外排长队、站台上挤不进车厢的情况,让上班族感到不便。
除了16号线,市民乘客也建议2号线东延伸段能尽早增加运力。“2号线广兰路至浦东机场方向的延伸段,建议尽快与原2号线接轨,并均采用8节车厢。”
而由于大客流带来的车站站内拥挤以及客流对冲的现象,网友也多有建议。有网友指出,广兰路站早晚高峰上下班人特别多,又是换乘终点站,经常站台上下车困难,十分拥挤,希望地铁站将出入通道分开,避免楼梯口上下对冲。
邻声用户“啊喵,赵先生”的建议获得了征集活动的“金点子奖”。他认为,作为通勤换乘与旅游景区客流叠加的10号线南京东路站,在早晚高峰及双休日节假日两端的楼扶梯口的站台拥挤异常,去年底楼扶梯口增设了引导限流栏杆后,楼扶梯处的客流对冲得到明显缓解,但扶梯至站台的缓冲距离被大大压缩,导致大量候车乘客在此小空间内排队候车,与要出站和换乘的乘客形成拥堵。“建议在两侧站台两端扶梯口区域设置‘黄色禁停区’,地贴与相关位置的屏蔽门处敷贴引导导向,引导乘客至宽敞的站台中部候车,以排除部分上下客堵点,减少冲门吊门发生率。”
地铁安检力度能否加强?
上海地铁能否继续加强安检力度也是本次征集活动中一个热点。“安检形同虚设,要不就强制每个人安检,要不就不要安检。现在的安检连震慑作用都起不到,浪费人力物力。”有网友直言不讳道。
如何改变安检力度不够的问题?有网友指出,希望地铁安保人员能有一定的强制安检的执法权。另外,有邻声用户建议改善地铁进站安检的机器传送带的卫生,定时、及时擦拭清理传送带上的污渍。“为文明安检多提供一些便利,这样自愿安检的人才会更多,出行也会变得更安全。”
还有网友提出,现在很多微小型交通工具被带进地铁,如折叠的自行车、独轮车、摇摆车,对地铁安全带来隐患。
事实上,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列》相关规定:禁止携带自行车(含折叠式自行车)进站乘车。目前上海地铁客流量相当大,携带此类交通工具进站乘车可能会产生影响他人通行和客流秩序等安全隐患。
16天的征集中,广大市民积极建言献策,新民邻声通过APP线上发送“姓名+电话+内容”的形式收集评论,共收到333条市民建议,最终各合作方共同评选出了好建议“金点子奖”2名、幸运奖27名。
目前,上海地铁已对隐患建议一一回应。针对可及时整改的部分建议,地铁方迅速作出回应,立刻提出整改方案,马上落实整改。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