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案上横琴温旧课
庞荣棣
  庞荣棣

  “晴光旷渺绝尘埃,丽日封窗晓梦回。禽语泉声通性命,湖光岚翠绕楼台。山中岁月无今古,世外风烟空往来。案上横琴温旧课,卷帘人对牡丹开。”这首七律是史量才的一首遗诗,写的是在杭州的“秋水山庄”与琴侣妻子共度生命最后温馨时刻的情景。他因操持馆务特别繁忙劳累致旧病复发,驱车到杭州的自家新筑不久的山庄里疗养月余,某日,晓梦带着诗意灵感醒来,一气呵成了世外仙境。不料,竟成了最后绝响。

  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等6人,自西湖边的“秋水山庄”出发回沪,在他出资金修筑70公里的沪杭公路上,被埋伏在公路两旁的6名黑衣人狙击身亡。

  被民众将众报纸统称“申报纸”的权威大报《申报》,于1872年由英国人美查创刊,至1949年被终刊。到民国初年,由史量才接办了22年,他励精图治,将濒临倒闭而抛盘的《申报》推上我国伟大报业辉煌最峰巅。一直以来流传着老报人“谈申报,必谈史量才,谈史量才必及沈秋水”的口碑,可见,《申报》与史沈夫妇的特别贡献和缘分。

  传说中的沈秋水曾是青楼一聪慧伶俐的雏妓,能唱擅琴。曾遇军政要员、家有良田三千的公子哥、王室贝勒,随同报界朋友前往最为清寒者史量才偏偏与她因琴生情。

  1932年,史量才购下了西湖岸边北山路3.605亩空地的70年地产权,仿《红楼梦》怡红院格局,建造了两层三开间主楼,史量才以次妻名字命名,亲笔题写大门牌楼额上“秋水山庄”。庄主夫妇切磋琴技,重温旧课,是最令人艳羡的琴瑟和谐琴侣图。夫君逝后,失群孤雁的秋水,搬出了来宾贵客络绎不绝的上海史公馆,将二楼办成“仁济育婴堂”;“秋水山庄”也腾出来,办成“尚贤妇孺医院”为当地缺医少药的山民服务。

  1951年1月29日,秋水以“史沈双清”名签在“转移与上海总工会已完手续”的一纸协议上。“文革”后,庄名一度被改为“西子楼”,上世纪90年代后,改回原名。2016年G20召开前夕,西湖美景核心区建筑整治刷新一番,而今年2月荣获浙江省嘉奖的金鼎级“新新饭店”正处其中。“秋水山庄”是这著名文物饭店里最小、名声最大的一栋小楼。可是当山庄围墙被刷成黄色时,市民那不依不饶的反对声浪“秋水山庄不是庙!不是庙!”在网上、电视屏幕上广为传播。为此,饭店领导邀请各有关专家与市民代表一道协商定夺,统一选择了铁灰色。此事发生在沈秋水已魂归黄泉52年之际,其中高情厚意,令人动容。

  无独有偶,2017年1月2-3日,“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金字招牌闪闪发亮地悬挂在浙江理工大学里学院门墙上,这一全国首家以自己母校(史量才毕业于曾经的杭州蚕学馆)杰出学生名字命名的学院横空出世,不仅为了纪念英烈,更为了激励学子们以老学长三格精神鞭策自己,报国有方,助推社会风清气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汽车周刊
   第A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7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肥皂
人情世故
案上横琴温旧课
镜头与诗歌
古寨清岚
十年上影节 无尽翻译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案上横琴温旧课 2017-06-21 2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