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上影节 无尽翻译路
张可平
  张可平

  我第一次参加电影节,是在2007年,那时,电影节组委会的唐丽君老师在上海的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上看到我,之后他们就来邀请我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做翻译工作。

  那次我翻译了两部片子,一部纪录片, 一部故事片,故事片好像叫《密谋》,纪录片就是《精彩人生》,记载了奥地利萨尔斯堡一群智障人的日常生活。正巧这一年的10月份要开特奥会,这部片子在当时还是非常有社会意义的。

  自那以后,电影节的翻译工作我都没有间断过。这期间,我的妻子去世了,她是2012年3月20日走的。那一年的5月,我开始翻译电影《神偷奶爸》。当时唐丽君老师跟我说,你还是干点事情,干点事情可以不胡思乱想,她说你翻译一个稍微简单一点的卡通。我就接了这个工作,这也是我翻译过的唯一一部动画电影。

  十年来,电影越来越亲民了,电影的数量和形式也远远比我们那个年代多。刚开始我翻译的电影人物很少,也没有什么大片,到如今我翻译的电影制作越来越精良,电影里的人物也越来越多。比如我在2015年翻译的《捍卫普林西普的人》,这部片子牵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讲述的是一个很真实的世界,里面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角色,翻译时难度也更大。我印象深刻的,还有2011年翻译的德国影片《摇滚青春》,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歌舞剧,里面的人唱唱跳跳,很幽默也很好玩,而且对白不多,我翻译起来比较轻松。虽然我本人没有去影院看这部片子,但据说这部影片当时的上座率非常高。

  对于我来说,电影是书和报刊之外另一种反映生活的形式。我从小就很喜欢电影,但我没有做过翻译电影的梦,也没有想过进入电影行业,总觉得电影离我们很远。没想到最后我从事了和电影这么亲密的工作,还一干就是十年。我有幸加入这个队伍,成为电影行业的一名参与者,很神奇,也很惊喜。

  可以说,电影节改变了我的一生。尽管我残疾了,但是我一直希望不要过很单调的生活,而是要像泰戈尔说的“生如夏花,死如秋叶”那样。电影节丰富了我的生命,也让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尤其是2007年我参加电影节之后,新民晚报的俞亮鑫老师发了关于我的文章,其他的一些报纸、电视台也报道了我的故事,之后就有许多人通过媒体了解到了我的电话,询问我的地址,这些素不相识的朋友到我家里来,跟我交流,告诉我他们的观影感受。也正是通过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让我在翻译时能够更贴合观众的需求。

  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我对电影的走向、电影节的走向不敢妄加评论。但据我了解,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观影人数已经超过了东京电影节,在影片数量上也不输国际其他电影节,尽管相比于戛纳这类老牌电影节,我们仍有不足,但确实能看到上影节发展得越来越好了,也真诚地祝愿它今后会更加好,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我也会继续参与上影节外国影片的译制工作,与它一路同行。

  十日谈

  影视盛宴

  跨越30余年的长跑,请看明日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汽车周刊
   第A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7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肥皂
人情世故
案上横琴温旧课
镜头与诗歌
古寨清岚
十年上影节 无尽翻译路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十年上影节 无尽翻译路 2017-06-21 2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