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电梯里埋下的种子
朱晓昆
  朱晓昆

  家附近是个大商场,里面汇集了大量商铺、餐饮、影院歌厅、少儿培训机构等等,每日热闹非凡。尤其到了双休日,更是拖儿带女、人流如潮,由此带来一个很明显的烦恼就是:电梯不够用啦。

  于是,等电梯时、乘电梯时,各种话语,诸般心态。其中,最火烧火燎、没心没肺的,似乎便是那些带着孩子的家长。上个周六,便目睹了几幕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门打开,进来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接着是个40多岁的男子,最后是少年的妈妈,可惜妈妈一进来电梯就鸣叫示意超载。按照惯例,最后一个人就应该退出去等下一班,可妈妈不肯:“不行不行,我儿子一个人上去,万一丢了怎么办?”少年倒是拉着妈妈想一起出去,可妈妈仍然不肯:“不行不行,这电梯这么慢,再等一班你上面的课要迟到了。”僵持了十几秒,直到先进来的男子让出了电梯。

  场景二:奶奶抱着三四岁的孙子,孩子不懂事地挥舞着手里卷起的画纸。电梯很挤,难免挥到旁边人的脸上,难免招来抱怨,奶奶却丝毫没有顾及,仍然悠闲地逗弄着孙儿,一边对旁边人说:“不要紧的,小孩弄弄又不痛的。”有人大声说:“痛的!”奶奶笑着说:“快到了快到了,屏一屏啊。”

  护犊之情,人之常理。但我注意到,第一个场景中,少年的脸红得有些尴尬。显然他心里已有的规则意识和处事方法,令他并不认同母亲的执意不让,虽然这种执意带着保护他的名义。

  出于极小的事因,为孩子打抱不平,父母间挥拳相向造成伤害的案例已见报道。从这个角度说,虽然电梯内种种,至多让人长叹一声,并没有引发明显的后果,但这种心态若是发展或蔓延,就不仅仅是打乱公共秩序的问题,未免令人担忧。

  周六晚些时候又看到今年中考的作文题:“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家长在孩子面前的举动表现,难道不也是埋下了一颗颗种子?等到若干年后,孩子长大成人,形成怎样的素质,养成怎样的品质,这颗种子至关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汽车周刊
   第A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7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民航立法管住“无法无天”
电梯里埋下的种子
男子汉
不当摆拍的孔雀
提“头”来见
读懂中国的意义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电梯里埋下的种子 2017-06-21 2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