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男子汉
华心怡
  华心怡

  家有男娃,为人父母总担心男子汉教育的缺失。如何像男人一样撑起自己的未来,并不是很多男性的强项。

  近忧远虑,是超越国度的。在英文绘本中,父亲不是在带着儿子冒险,就是展示体力和坚韧的独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些男子汉的言论对男孩同样有害。

  《儿科学》在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母亲和女婴的语言互动频率高于和男婴的互动。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今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的结果包括——父亲给女儿唱歌时,朝她们微笑的时候更多,表现出的悲伤也更多。而父母让女儿在下次做同一件事情时要更加小心的可能性,是对儿子这么说的四倍。特朗尼克过去30年一直在研究母婴之间的互动。他和他在哈佛医学院新生儿部门的同事发现,男孩的情绪反应最终“受到限制”,“早在语言发挥作用之前,‘拿出男人样’的教育就开始了。”在大学校园里,一些人文学科被男生认为“太过女性化”。他们最害怕的是文学虚构,尤其是诗歌。它们是表露情感,暴露所谓女性软弱的语言。

  因为“男子汉”的教育,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限制男孩的情感表达。我们告诉自己,我们是在帮儿子们备战,在野蛮无情的世界与经济之中竞争。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乌托邦的反面。越早让儿子们做准备,将来他们就会过得越好。但一个沉默寡言,符合公众认知标准的男子汉,却有着自己的健康隐患。研究表明,抑制情绪的人适应能力和情绪健康都比较差。关于抑郁症的调查显示,男性患者的比率高于女性。

  平衡,几乎是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案。欲求太多,用海阔天空去平衡。戾气太甚,用心平气和去平衡。至于身体的抱恙,多半也是体内系统平衡失调导致的。太过偏向一方,身或心,难免出错。培养小小男子汉,有肩膀,有担当。同时,也不妨加上一点情感调节,以一点点“柔”性,成就更阳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汽车周刊
   第A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5版:新民教育
   第A26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7版:装备中心/新民教育
   第A2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A29版:新民健康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养生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民航立法管住“无法无天”
电梯里埋下的种子
男子汉
不当摆拍的孔雀
提“头”来见
读懂中国的意义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男子汉 2017-06-21 2 2017年06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