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捞“金钥匙”
据美国彭博社援引两名美国官员的话说,坠海的朝鲜“银河3号”火箭已变成美韩了解朝鲜导弹技术进展的绝佳机会。众所周知,卫星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可谓“一体两面”,有大量可共用的技术。
目前,美韩海军已出动携带有高灵敏度拖曳声呐的猎雷舰和大吨位打捞船前往韩国全罗北道以西的黄海(距朝鲜海岸约30公里)打捞朝鲜火箭残骸,考虑到该海域水深较浅,再加上美国舰艇上配备了精密的水下摄像仪,发现较大的火箭碎片应不是难事。另据美国“全球安全”网站透露,驻日美军舰队拥有打捞能力超群的“萨沃”号救援舰和第一远程潜水救助机动团,一旦需要,随时可以支援火箭打捞作业。据透露,美军潜水作业的环境要求是潮汐速度1节以下、水温10摄氏度以上时,可以下潜到40米以下工作。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奥多·波斯托尔认为,朝鲜火箭残骸一旦浮出水面,将有助于美国对神秘的朝鲜弹道导弹计划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因为太多关于朝鲜导弹技术的传闻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决策,前美国防长罗伯特·盖茨曾宣称朝鲜有望在2016年前发展出洲际弹道导弹,而现任防长莱昂·帕内塔则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拥有百万大军、庞大弹道导弹武库和进行铀浓缩活动的朝鲜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然而他们的观点缺乏事实依据。美国专家大卫·赖特指出,虽然陆基和海基雷达可以确定朝鲜火箭的轨迹、速度和发射高度,但这取代不了近距离分析火箭残骸及零件复原等“直接工作”,只有获得尽可能多的残骸,才能较准确地判断出朝鲜是否超越了冷战时期从苏联引进的导弹及火箭技术。
另据韩国《东亚周刊》此前披露,负责“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的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实为著名的第二自然科学院的“掩护身份”,该院由劳动党军需工业部长朱奎昌管辖,该院负责航天火箭开发的工程技术研究所同时也负责朝鲜一系列弹道导弹的研制任务。因为怀疑朝鲜航天火箭与军用导弹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使得美韩坚信获取“银河3号”火箭残骸是解开朝鲜导弹秘密的“金钥匙”。
“伸贼手”给技术号脉
据介绍,美军可通过寻找残骸上的化学物质,发现朝鲜所选用的推进剂配方。如果能找到更多碎片或是相对完整的火箭残骸,则能进一步发掘朝鲜火箭的构造布局乃至内部电缆走向,这些都是与导弹及火箭性能相关的“核心机密”。不过也有专家表示,从朝鲜现有工业能力以及“一(级火箭)粗二(级火箭)细”的布局来看,朝鲜导弹推进剂的效率明显偏低——第一级助推火箭做得硕大是为了装填更多燃料,而采用高效率燃料配方的火箭则会显得“苗条”。有火箭专家推测,朝鲜火箭可能采用比较落伍的“偏二甲肼”
作为推进剂,这种淡黄色、略带鱼腥味的液体燃料是一种具有致命毒性的化学物质,美韩若执意打捞,恐怕需要考虑后续环保问题。
当然,美军获取火箭残骸的最大好处是通过质谱仪分析残骸成分,从而逆向推断出朝鲜火箭的制造材料,并推断朝鲜在远程导弹发展方面究竟走到什么地步。专家指出,无论远程导弹还是卫星运载火箭,都要保证穿透大气层过程中突破“烧蚀关”,因为出入大气层时,由于飞行速度很快,弹体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产生的温度可能超过1600摄氏度,特别是远程导弹所必备的“再入飞行器”(从太空返回大气层的部分)需要面临严峻的“热防护”难题,随着导弹射程增大,对耐烧蚀材料的要求就越高。例如,美国射程仅2200公里的“北极星”导弹弹头壳体由精密的玻璃钢布缠绕而成,弹头整流罩部位则用二氧化硅带与苯酚醛树脂缠绕,这些精密技术至今仍自由少数国家掌握,朝鲜若要使远程导弹成真,是否拥有新型材料无疑是美韩等国最关心的话题,而此次坠海的“银河3号”火箭残骸势必将成为搭在朝鲜导弹工业脉搏上的“一双贼手”。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