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日本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狗语翻译机”,能通过戴在狗脖子上的麦克风,分析它的叫声,并将其翻译成“高兴”、“悲哀”、“愤怒”、“不满”、“害怕”和“得意”等6种感情,显示在液晶面上,翻译的正确率达94%。
其实,在动物世界,岂止是狗,许多动物都有自己用的“语言”,鱼类也不例外。研究发现,鱼类之间可以通过咕哝、低吼、啁啾和爆破音相互“交谈”——有情侣间的甜言蜜语,有对其他同类的危险警报,有指示方向的声音,还有叽叽喳喳的家常话……交谈的主要内容,似乎是为了吸引异性、吓跑捕食者或在礁石间导航。
研究人员发现,鲂鱼是最多话的鱼之一,它们会发出独特的咕哝声,而且整天都不断地发出一种啁啾声;鳕鱼则是最沉默寡言的,只有在产卵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人们猜测这种声音是为了让雌鱼和雄鱼同时产下卵子和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大眼鲷则会发出“砰砰”的爆破声;金鱼的听力很好,但它们完全不出声。
水底世界绝非一片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