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将重要情报送出
抵达广州后,吴石住入好友吴仲禧家——广州连新路127号,并在吴仲禧家安装了军用电话,直接同有关方面联络,了解最新战况。此前,吴仲禧收到林亨元从上海寄来用密语写的信。林亨元在信中嘱其将派往福建从事地下工作的吴寿康(谢筱迺的化名)介绍给吴石。在书房里,两人畅谈了几个晚上,敞开了心扉。当吴仲禧讲到解放战争的形势时,吴石打断他的话说:“国民党大势已去,我早已不想跟它走了,只是我自己的决心下得晚了一些。”他还告诉吴仲禧:“上海方面曾有人通过何遂的关系同我联系,要我在海军方面做些策反工作。我已对林遵舰长做了工作,林已答应在适当时机起义。”
吴石猜测到在上海吴仲禧家中见过的王绍鏊、林亨元是中共方面的人,就不拐弯抹角,直接问道:“以前在你上海家中见过的那些人(指王绍鏊、林亨元)是哪一方面的,真能代表共产党吗?”
吴仲禧也是推心置腹,把他们的身份挑明了:“这点完全可以放心。这次你到福建,准备介绍一个可靠的人同你联系,名叫吴寿康,此人会主动去找你。你有什么重要的材料,都可以交给他。”
临回福州前,吴石专门找到何遂,将包着重要情报的包裹留给何遂,并相约在台湾见面。之后,何遂让儿子何世庸、女儿何嘉帮助将吴石提供的重要情报送出。这组情报包括:国民党在江南地区的兵力部署图,国民党在江南地区军队的编制、人数及装备情况以及国民党总兵力统计和总后勤方面的统计资料等,都是铅印的机密情报。何世庸借口送其妻回娘家分娩,与何嘉等,夹带着这组相当数量的重要情报安全到达香港,交到中共组织的手上。一个月后,即6月,何遂、何嘉按照上海行前组织的意图,出发到台湾,在台开展地下工作,为解放台湾做准备。
吴仲禧副官林云青和吴石同是福州老乡,比较熟悉。有一次,在吴仲禧住处,林云青见吴石走下楼梯,就探问:“参谋长,前方为何老打败仗?”吴石幽默地回答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当过参谋吧。”虽然仅寥寥数语,林云青这位福州小老乡多少听出弦外之音。
1949年6月下旬,吴石从福州抵达广州。这时,广州全城戒严,国民党军警在全城开展大搜捕,作最后的挣扎。为避开大搜捕,吴仲禧化名吴学文由广州转移到香港。吴石立即赶到香港联络吴仲禧。在香港九龙一个叫佐顿饭店的地方,两位共同企盼新中国早日到来的知己再次见面。吴石这次为什么匆匆造访中共地下组织?一方面,吴石已获悉自己即将去台,有意在赴台前确定一个可以信赖的中共组织联系的渠道;一方面,他带来两份极其重要的密件,需要直接交给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吴石抵港后,通过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直属福建特别支部书记张兆汉的关系联系上中共地下组织。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吴石仍约吴仲禧一同去见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有关负责人,中共香港分局工委书记饶彰风应约到佐顿饭店与吴石见面,吴石将两份材料当面交到饶彰风的手中,并说今后有情报将设法通过吴仲禧转交。这两份密件是当时国民军事委员会高层极少数人掌握的绝密文件:一份是国民党军队在川、滇、湘、粤、闽各省的兵力配置;一份是国民党部队在西北各地的番号、驻地、兵力、装备、部署等,都是国民党高级军事会议上的绝密文件,事关人民解放军追歼国民党残敌的部署。这两份绝密文件是如何获得的,现在无从知晓。但吴石不仅取到了,而且随身携带。这样做的结果——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就这一点而言,吴石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期待,确实是赴汤蹈火。
吴石好友吴仲禧,是中共在敌人的心脏布下的一颗“冷棋子”。在中国两种命运决战的时刻,这颗“冷棋子”在吴石多次经意、不经意间的关键性帮助走活了。吴仲禧在回忆吴石时以感激的语气写道:“1947至1948年间,解放战争的形势逐步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吴石知道我正在进行一些秘密工作,也就主动为我提供条件,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