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浦东新区书院镇了解到,在外来人口数量接近本地村民的塘北村,由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成立的“房屋租赁协会”,通过切实有效的制度,对环境脏乱、违法搭建、治安差等问题——治理。
外来人口多
造成环境差
塘北村有2000多名本地村民,2005年后不断有外来务工务农人员租房居住,最多达1500人,少则800人。
一些外来人员缺乏卫生意识,习惯乱扔垃圾,且流动频率快,给计划生育、治安管理带来困难。村里只有两个外来人口协管员,即使天天在村子里巡视也管不过来,更何况,很多外来人员不愿意接受村干部的询问,对各种问题都“一问三不知”。
村里建协会
专管租赁房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村党支部书记刘芹弟等想出一招——成立房屋租赁协会,从源头——房东管起。
目前,塘北村有10%的居民出租房屋,共138户,他们全部加入协会,租房时首先要与租房人签订租赁协议。此外,房东还要签订《房屋租赁协会责任书》和《租赁房屋计划生育责任书》,并宣誓遵守《塘北村居民租房公约》。
这些条约要求,出租人不得出租违法搭建房屋,必须查验租客的身份证、暂住证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还要督促租客保持环境卫生,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生产、储存、经营危险物品。房客如有入住、离开,房东须在三日内上报,发现租客有作息规律不合常理、生活用品与收入状况不符、超生等可疑苗头,也要立即上报。
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表决时,村民都觉得成立协会虽然给房东增加了一些“麻烦”,却有益村庄管理。当时,有一个村民提出:“既然每年要交会费20元,那如果我们做得好,有没有奖励?”经表决,协会当场决定对符合公约要求的房东每年奖励40元。钱虽不多,但也是一种鼓励,房东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违法搭建也有效遏制,去年村里12件违法搭建全部被取缔,今年上半年仅出现两件,一件已取缔,一件正在处理。
信息全掌握
提升安全感
协会对外来租户也有“六项义务”。其中,“租房时必须到村委会登记身份证、暂住证信息”这一条,就把两名被列为网上追逃人员的犯罪嫌疑人拦在了村外。
不久前,一名男青年从安徽老家来塘北村,投奔在此租房并打工的父母。协会工作人员输入他的身份信息,联网查询发现,他因在老家打架斗殴,被列为网上追逃人员。之后警方将他抓获。此前,还有一名因盗窃被追逃的外来人员在登记租房信息时落网。
掌握全村外来人员的信息,使治安明显改善。自2009年租赁协会成立后,塘北村基本没有入室盗窃的情况,各类案件发案率在全镇连续几年排名最末位,居民安全感大大提高。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