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特色小吃,莫过于各种肠粉、汤粉和炒粉。“蒸肠粉”可谓南粤小食的代表,肠粉亦称卷粉、猪肠粉(因形似猪肠而得名),“蒸肠粉”兴于上世纪20年代末,最初由肩挑小贩经营,至上世纪30年代初始有卖肠粉的小店。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爱群大厦、陶陶居、大三元等广州老字号著名酒家和茶楼,都以肠粉为卖点。
别看只是一份大众小吃,制作工序却异常精致讲究,非常符合南方人食不厌精的饮食特点。小吃店老板每天凌晨四点钟就要起床,浸米,磨米浆,磨好的浆要放盐调味,还要加少量水调至黏度适中。有经验的师傅摸一摸米浆就知道蒸出来的肠粉滑不滑,嫩不嫩。
在广州,从五星级酒店到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几乎都有“蒸肠粉”供应。广州人对拉肠可以用“痴缠”来形容,更有人认为,如果一顿早茶没有了肠粉,等于一台大戏少了女主角。但嘴巴挑剔的广州人,心中都有自己心仪的老字号小吃店。为了感受这份南方小吃的魅力,我特意来到一家老字号小吃店。十几张座位早已坐满,还有人站在马路边,准备打包带回家。小店一侧有台不锈钢肠粉蒸箱,风箱里散发着隆隆的蒸煮声。师傅拉开一个如抽屉般的蒸箱,舀一勺早先调制好的米浆,撒在平底托盘里,晃几下,米浆就薄薄均匀地铺在盘底,再添一匙虾仁或肉末,然后将托盘推入蒸箱,再把另一屉已经蒸熟的肠粉抽出来,用一把铁制刮刀快速刮卷成猪肠状。
老板娘端来一份热气腾腾、晶莹剔透的蒸肠粉。裹着的肉片、青菜依稀可见,色香诱人,夹住往嘴里一送,皮薄爽口,质感幼滑,很是可口。“蒸肠粉”一定要配上特制的酱汁才好吃。每家店的酱汁都经过师傅特制而成,这些酱汁是用上等的酱油加上适量的水、冰糖和高汤调配,不会因太咸而夺走肠粉的味道,并能烘托肠粉的鲜味。我再细细品尝,肠粉嫩滑之余,舌间更添一股清香,一碟下肚仍觉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