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综合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
     
2012年12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
向善向上是志愿服务“原动力”
姚丽萍
  明天是“国际志愿者日”,相关调查表明,志愿服务“外在激励”固然必要,但“向善向上”的内在动因,依然是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原动力”。

  “新志愿服务”应运而生

  近年来,申城在帮困、扶贫、助老等领域都产生了大量志愿服务,数数其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志愿服务”,高校青年公益项目值得一提。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发挥心理学专业优势,深入普陀区9个街镇,开展“大重病患者心理慰藉和人文关怀”项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创新义工服务模式,根据各学院特色,制成“服务菜单”发送至周边福利院,以便志愿服务有的放矢。

  多数市民选择助人为乐

  上周六,35位志愿者在滨海古园为无法联系到亲人的“陌生人”送行。去年至今,全市已有107名普通市民报名成为“送行志愿者”。

  去年,市民卢文理在全市第一个报名申请做“送行志愿者”。2004年,卢文理从宝钢退休,此前她是企业基层管理者。她退休后的生活,几乎就是“专业志愿者”的生活,从世博志愿者开始,到“七彩之心”城市志愿者、中华艺术宫志愿者……除了卢文理,107位志愿者中90%以上的人都参与过各种志愿服务——因为心里温暖,因为感觉幸福,所以要做志愿服务。这种“幸福感”就是对市民志愿服务“向善向上”的一种诠释。

  复旦大学和市慈善基金会2009年对申城公益的万人问卷调查,则用数据阐释了市民的“公益动因”。市民为何慈善?问卷调查显示,69.9%的市民选择助人为乐;34.3%选择同情、怜悯;28.4%选择回报社会;8.5%选择党和政府号召;5.5%选择组织要求。可见,市民参与慈善公益,提供志愿服务的“主动机”是“个人善念”,而应组织要求和政府号召的外在动机甚少,这是公民社会公益进步的一个重要信号。  本报记者  姚丽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游天下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I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职场方圆
   第B21版:读者俱乐部
   第B22版:读者俱乐部
   第B23版:读者俱乐部
   第B24版:读者俱乐部
8家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免费开放
向善向上是志愿服务“原动力”
浦东新区推出青年公益网络平台
志愿者将获更多就业机会
纪念“九二共识”本市举行研讨会
国货刮起怀旧风
“汤婆子”又热了
航运交易论坛在沪举办
淘宝+天猫前11月交易额破万亿元
新民晚报综合新闻A07向善向上是志愿服务“原动力” 2012-12-04 2 2012年12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