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中7元“阿拉”出
2003年,淘宝创建时年交易额只有2000万元,到目前按照阿里巴巴勾画的一幅网购图景:每天同时在线有8亿件商品,有数百万卖家开着网店,迎接超过6000万的访客。仅在淘宝网上,平均每分钟就能卖出4.8万件商品,从孕期用品到骨灰盒,都可在网上“一淘”。
是谁在疯狂网购?据消费者数据反映,25岁—35岁的中青年群体仍然是淘宝和天猫消费的主力军,贡献了59%的交易额。从热卖宝贝看,服装鞋包和3C数码最受网购族青睐,交易额占比分别达到30.3%和18.6%。
另从“网购交易版图”来看,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大区域在网购产业链条中最活跃。其中,上海买家在今年前11个月的1万亿元交易总额中贡献了697.53亿,相当于全国每“淘宝”100元中就有7元是“阿拉”淘的。
“无中生有”拉动内需
刚刚过去的“光棍节”促销,部分服装、家电厂商已开始尝试“按需订制”,让消费需求直接决定生产。在本周“组团”正火的年度“聚划算”中,吃饭、汏浴、消费卡等大量的本地团购,让消费者开始想到为过年上网找“团友”。
实际上,互联网作为新媒体、新技术,正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传统商业,改变着整个社会的商业运作模式。据悉,淘宝和天猫已累计创造了40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除了专职网店店主外,“网店装修师”“网络草根麻豆”等新职业也成了“金饭碗”。而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则指出,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内需拉动经济的关键期,需要有像网购这样“无中生有”的力量激发出消费需求来。
对售假者再出狠招
再庞大的机器也还是需要清洗。阿里巴巴方面意识到了打假必须“严打”。据淘宝网最新公布的打假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共处理侵犯知识产权商品信息达8200万条,处罚商户会员79万余人次。据悉,淘宝明年打假还将再度出狠招,对售假严重违规扣分达24分的卖家不光不再年度清零负分,而且还会把“黑名单”直接主动推送给对应的买家。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