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姨父与新民晚报之缘
朱良镅
  我是个地道的新民晚报迷。从小,傍晚时就在弄堂里听大人们念叨:新民晚报,夜饭吃饱……可惜在“文革”期间,晚报被封门了。1982年,《新民晚报》终于复刊了,这可是我精神生活的一大喜讯!从那年至今30年,每年自费订阅《新民晚报》成为我家雷打不动的家规。

  每天看晚报是我辛苦一天下来一道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虽然家里人都爱看晚报,但他们会自觉与我错开时间,提早看完。因为,只要我一上床,床头灯一开,那晚报必定就属于我。

  晚报述说上海老百姓的家长里短、甜酸苦辣,都是那么亲切。而有时出差在外,晚报就成了我的惦记,只要一回来,我就把拉下的晚报统统浏览一遍。特别是晚报“夜光杯”里的小散文,有人生故事,有生命感悟,有生活知识,是我最喜欢看的。很多“经典文章”来不及消化,我或剪报、或复印,留起来有空时或外出旅游时再细细咀嚼,还常与好友分享。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的姨父周治华(美籍华人)从美国洛杉矶回国探亲访友。姨父多次到上海与我母亲畅叙亲情,聊起几十年前家乡的事,有说不完的话。由于母亲年事已高,于是与姨父的交往和信件来往由我承担。我与姨父相差32岁,又处在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信中说什么呢?于是,新民晚报成了我的主要话题。我还经常把晚报的精彩内容剪报夹在信中寄给他,有时干脆找出一摞,当印刷品寄过去。当时姨父对大陆还不太了解,但通过新民晚报这个窗口,他逐渐对中国、对上海越来越有亲切感,对新民晚报也情有独钟了。

  1996年11月9日,新民晚报美国版在美国洛杉矶创刊,老人家马上来信,高兴地告诉我:新民晚报在美国也有了,而且他已经订阅了。我真为他高兴!也为自己在海外为新民晚报发展了一位忠诚的读者而自豪。

  让我高兴的是,姨父对祖国的感情越来越深,不但基本上每隔一两年要回来一次,而且在89岁高龄之时,还通过报纸媒介在昆明找了一位新夫人(我姨妈早已于上世纪60年代因病去世),成就了一段好姻缘。今年11月,年届95高龄的姨父再度来上海探亲,我在他住的宾馆房间里竟然发现了新民晚报美国版!新姨妈告诉我,订了16年了,天天看,来不及看就随身带出来看哦!

  我太感动了!我感到,新民晚报评选金牌读者,我和我的姨父应该都可以算上了吧!

  我明年初要去美国探亲旅游,我一定会把姨父家中收藏的美国版新民晚报拍了照片发给大家看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专版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深度报道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阅读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新智
   第B13版:生活/数字世界
   第B14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5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16版:E生活
我、姨父与新民晚报之缘
乡下老大姐
你会剪指甲吗
罚戏
小区里的“小眼镜”
今宵灯谜
绿色搬迁
助老餐纪事
新民晚报夜光杯B07我、姨父与新民晚报之缘 2012-12-07 2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