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夏天,我们社区的居委会贴出一张告示:“接街道通知,本小区60岁以上老人,可按自己需要来居委会订购助老餐,每客6元,可在居委会用餐,也可拿回家用餐。”
我们夫妻虽然退休了,但各有各的爱好,对“买汏烧”觉得是负担,看了通知很高兴,立即办理了订餐。
这以后,我每天就到居委会去拿助老餐。居委会让出会议室给老人用餐,为老人订饭、拿饭、送饭,忙得不亦乐乎。寒冬腊月,室外北风凛冽,老人走进开着空调暖呼呼的用餐室,赵主任、刘阿姨、胡阿姨笑盈盈端上盒饭、送上菜汤,真是热饭热菜热心肠,顿时一股暖流就流遍了全身。
助老餐每天供应一荤、二素、一汤。菜谱每日变化,比如:红烧大排、烧萝卜、家常豆腐;油煎带鱼、炒青菜、烧粉丝;面筋塞肉、炒莴苣笋、烧南瓜……每天有一只汤,有豆腐汤、青菜汤、紫菜汤、蛋花汤等。夏令时节,还调换口味,有时烧咸肉菜饭,有时做冷拌面,都很可口,很受老人欢迎。每当看到送餐车送来的是菜饭或冷面时,大家都很“踊跃”,有人笑着说:“啊!今天吃菜饭,我喜欢吃!”
我特别喜欢街道食堂烧的红烧大排和爆鱼,自己家里烧不出来的。爆鱼食堂是开大油锅,自然炸得透,好吃。而自家烧大排一次最多烧七八块,食堂烧大排则要烧几十上百块,这么多大排一起在大锅里焖,互相“烘托”,味道自然更加浓郁鲜美啦!
为了办好助老餐,居委干部常征求大家的意见。有一次,盒饭供应猪脚爪,很多老人反映咬不动。居委干部将意见反映给食堂,以后就再也没有烧这只菜了。
不久前,来拿饭的人中忽然出现一位魁梧壮实的男子,看样子只有50多岁,见人就张了嘴嘻嘻地笑。在等送餐车时,他蹲在走道旁边,把大家乱七八糟丢在大纸箱里的隔天吃过的空饭盒,一只只打开,盒子归盒子,盒盖归盒盖,分开来叠在一起,大纸箱顿时变得整齐有序。有人对他说:“大个子,你做得好!”他点头笑着说:“好!好!”开心得意充溢在他憨厚的脸上。
我觉得这个人有点异样,好奇地向人打听,才知道他是个弱智者,而且单身一人。原来他在街道厂工作,饭也在厂里吃,今年退休了,回到家里自己烧饭弄得一塌糊涂,有几次差点酿成火警。居委干部知道后,专门到他家探望,特地照顾他来吃助老餐。
自从拿饭时和“大个子”打了几个照面后,他就把我归成了“同类项”,在小区路上遇见了,总是先和我打招呼,兴高采烈地说:“你好!今天有饭吃的!”如是双休日,他就对我说:“你好!今天没饭吃!”并现出很沮丧的表情。有时我问他:“大个子,助老餐好吃吗?”他露出由衷的微笑,发自内心地说:“好吃!好吃!”
有一天,来拿饭的老人走完了,还有一盒饭多在桌上,等了许久仍没人来拿。居委干部算来算去是王阿婆没来拿,她们急忙把盒饭送到王阿婆家中去。
这一去才发现,王阿婆胃痛发作,正躺在床上呻吟呢!居委干部立刻帮王阿婆服了药,一直等王阿婆胃痛平息,居委干部才离开。
我们社区的助老餐味道真是交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