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住贵州盘县的滑石乡下。每逢要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盼着猪圈里喂养的肥猪早日出笼。冬至一过的冬月间,为了让笼里的肥猪出笼,小时候的我,天天去田野里摘猪草,混着家里一年到头的玉米面和糠,把猪食煮熟了喂猪,猪儿吃饱喝足了,我们还从土里摘些新鲜的番薯叶之类,随时撒在猪圈里,供其当水果调配。当然,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等猪长得肥肥壮壮地出笼,制作火腿。
我们滑石乡制作火腿已是当地多年的风俗习惯,不管家里富有或贫穷,只要在过年的时节有一块自制火腿,那就代表着在当地是幸福而有滋味的。也因为此,我们滑石各家各户制作的火腿各有绝招。首先,我们对火腿在涂抹食盐的用量非常精确,非常讲究,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这些技巧只有当家的老一辈人才能掌握,我们把火腿放在火炉上烘制风干过程也有严格的要求,火不能断,专供火腿的炉火火也不能大,属于要慢慢熏染透彻,最后,在火腿上加上我们当地秘制的配方,出炉的火腿色泽鲜亮、香味扑鼻。而吃进口里的火腿,非常好吃,韧而不坚,软而不黏,细糯无比,一口咬下去,猪肉那本身的自然鲜味便丝丝渗入口中,回味无穷。
记忆当中,乡里各家各户制作火腿时在每一户人家都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几乎全家都会出动,抬的抬专用火炉,洗的洗火腿,而正式开始撒盐的时候也会热闹非凡,当家人才有资格撒盐,一家人围着看,看着火腿上撒上均匀的盐,还有当地秘制的火腿料后,一家人常常在这种氛围里变得其乐融融。仿佛一年里最幸福最值得期盼的时光已经触手可及了。那时候,火腿不仅是我们当地人过年时最大的大餐,而且还是馈赠外地亲朋好友最拿得出手,送人最不掉面子的。
转眼,我离开滑石乡多年,在外面也吃过了一些大餐,但是不管什么山珍海味,我还是很怀念滑石的火腿。前不久回去了一趟,才知道我们滑石乡的火腿已经走出了乡里,走向了国际,成了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齐名的中国三大名火腿之一。
虽然离过年还有一些时间,但是今年,我已提前感受到了家乡火腿的香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