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来说,海口最值得一看的古迹,便是海瑞墓。海瑞墓在海口市西南,处于东西向的主干道海秀中路与南海大道之间,南北向的主干道丘海大道之侧。
在海瑞墓的大门口,我便见到一长方形石碑,上面用金字镌刻:“海瑞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6年11月20日公布,海南省人民政府立。”这一碑文,显示了海瑞墓的重要历史地位。
那天骤雨刚过,格外晴朗,海瑞墓在青天之下,越发显得庄严肃穆。大门两侧围墙上的十个蓝色大字,体现了对海瑞的敬仰之情:“精诚在天地,公论在人心。”海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死后,安葬在海口,因为海瑞是海南琼山市府城镇金花村人。在2003年,琼山市并入海口市,所以如今也可以说海瑞是海口人。府城镇原本是琼州市政府的所在地,如今成为海口市区的一部分。
海瑞生于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40岁那年,海瑞中举,成为进士,踏上宦途。他最初在福建、浙江为官。后调云南,任户部云南司主事。
海瑞敢说真话,主持正义,在宦海之中两度被罢官:明世宗宠信方士,妄求长生不死之药,荒废朝政,无人敢谏。在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海瑞冒死上书,自备棺木,上奏《治安疏》,震惊朝野。海瑞被罢官入狱,直至世宗死后获释。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海瑞任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他在任内曾主持疏浚吴淞江、白茆河,大力推行“一条鞭法”,遭到张居正等人的反对,被革职为民,在琼山老家闲居长达16年!
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明神宗起用海瑞,出任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仍力惩贪官,第三年病逝于南京。死后,海瑞的财物只有俸银八两、旧袍数件而已!神宗赐祭八坛,赠太子少保,谥号忠介。出殡那天,南京城里万人空巷,商者休市,农者辍耕,哭奠者百里不绝。
海瑞墓园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当时,皇帝派海瑞同乡、好友许子伟专程到海南监督修建。据说,当海瑞灵柩运至现墓地时,抬灵柩的绳子突然断了,人们以为这是海瑞自选的风水宝地,于是将其就地下葬。海瑞陵墓格局与杭州的岳坟相似。海瑞墓用花岗石砌成,高三米,圆顶,原墓前分别立着海安和海雄两人石像。据说,海瑞无子,这两人是跟随海瑞多年的仆人。
我注意到,海瑞墓园中有一池,取名“不染池”;海瑞坐像之后有一亭,名曰“扬廉轩”;轩后则有“清风阁”,陈列海瑞事迹。这“不染”,这“扬廉”,这“清风”,无不颂扬了海瑞为官的清廉精神。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海瑞墓只是一座空坟而已! 作为清官典范的海瑞,仍对今日中国的贪官有着警示作用。海瑞精神长存,海瑞墓的“不染池”、“扬廉轩”、“清风阁”值得人们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