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的个头比一般蜜蜂要大不少,蜇起人来更加厉害。听说如果一群马蜂集体发起攻击的话,一头两三百斤的水牛照样能被它们放倒。正缘于此,一般人都不敢去招惹这些小东西。但不知为什么,我小时候竟生有一种“怪癖”,每每见到树上、竹林或墙角有马蜂窝,总会产生一种除之而后快的强烈欲望。
被蜇得最重的一次是在外婆家。外婆家的屋前屋后种满了枣树,等秋天枝头枣子开始泛红的时候,外婆总要让我带上蛇皮口袋去摘枣子。上树对我来说,没有什么难度。我猴子似的爬上了树,手拉住树枝,连拉带拽的,一把把半红半青的枣子很快就装满了半口袋。摘着摘着,突然一只大马蜂在我头顶上方上下翻飞着,虎视眈眈地瞅着我。我的第一反应是周围应该有蜂窝,果不其然,抬起头左右一瞄,在离我头顶约1米处的地方挂着一个莲蓬大小的蜂窝,表面还有不少金黄色的马蜂爬来爬去。看来,是我不小心闯入了它们的地盘,头顶上那只马蜂正在执行巡逻警戒任务呢!
一般人见了马蜂窝,肯定会退避三舍,我不怕反喜,心也被它挠得痒痒的。我蹑手蹑脚地下了树,放下口袋,先找了根竹竿,试了试够不着,又换了一根更长的竹竿,比划了一下,长度正好。站定,深吸了一口气,仰头举竿,在心里默数三个数,一二三,用竹竿头对准马蜂窝就是一阵猛捣,不堪此击的马蜂窝“嗵”的一声落在了地上。窝没有了,马蜂们顿时乱成一团,几只马蜂从地上的马蜂窝里钻出来,跌跌撞撞地飞到半空,侦察危险到底来自哪里,还有几只刚刚从外面飞回来的马蜂在原先挂蜂窝的地方飞来飞去,估计它们当时很纳闷,出去时还有家,怎么回来就找不到家了?
我在下面看到马蜂们的窘样,心里不由得偷着乐。曾听大人们说,马蜂看不清静止的东西,只会蜇移动的物体,你跑得越快,它追得越凶,不蜇到你誓不罢休。我把竹竿拄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像个吓鸟用的稻草人似的。我以为这样可以躲过一劫。但没有想到的是,一只马蜂落在我的脸上,我不知道这只马蜂是不是之前在我头顶上注视着我的那一只。原本我想忍住不动,但小东西在脸上爬来爬去实在痒极了,忍不住用手掸了一下,就是这一举动彻底暴露了自己,马蜂毫不留情地在我的右太阳穴处狠狠地蜇了一下,顿时一股针刺似的疼痛如潮水般袭来,不一会儿,整个脖颈就肿了起来。我顾不得和外婆打招呼,拖着半口袋枣子,托着腮帮子哼哼唧唧地跑回了家。
马蜂的毒液着实厉害,到了家,半边脸从太阳穴一直肿到脖子根,肿处又红又硬,像是在脖颈处塞了块木板,连转脖子都觉得辣花花地痛,忍受了两三天的痛,肿块才完全消退。其实,被蜇之之错完全在于我,如果我不侵犯它们,不毁了它们的家,它们也不会舍命来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