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一过,我的寒假也将结束,该回校报到了。虽然单位的红包还没拿到手,但其中内容我也猜得八九不离十:大概就100元,多不了。不过,不管红包的厚薄,只要里面稳坐的是孔方兄,不是“卡弟”甚至“券姐”,我就高兴。
女友晓颜在一私企上班,有一年公司的效益不错,老板说过年回来给大家发大红包,把她给乐坏了。年后上班,红包拿到手,果然是沉甸甸的。打开一看,傻眼了:全是华联超市的购物卡,总共有600元。原来公司为了做账,直接买购物卡好开发票。晓颜一下子发了愁,还不敢在脸上表现出来。她住的地方离华联远着呢,用这卡买米买面买日用品,自己没车,坐公车来回费时又吃力,花钱打的又划不来。我建议她把卡给爸妈用得了,她白了我一眼:“这又不是信用卡,还能跨省用?”最后她决定买个特花钱的东西,把卡一次性解决掉。衣服就不用想了,那里边的衣服,用晓颜的话来说,“连我妈都看不上”!那就得买大件的电器,既烧卡又送货上门,一举两得。可家里一时也没有需要买的大家电啊,没辙,等吧。一年半后,晓颜终于等到自己的电冰箱坏了,“成天轰隆隆开火车似的”。于是火速冲去华联,迅猛地选了一新款。那几张卡当然不够,她再补了1500元。“比国美贵点儿,可我好歹把卡用掉了嘛!”跟我报告战果的时候,晓颜笑嘻嘻的。
有了晓颜这前车之鉴,每次学校要发红包,我都有点提心吊胆,就怕掏出张哪儿的购物卡来。特别是有一年,单位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把年底该发的奖金压着,说是开学的时候再发。我想该不会是要给我们“卡弟”吧?回校报到的当天,我的心就一直悬着,直到确定钱已经打到个人银行账户里去了,我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其实单位给员工发红包,除了图个好意头,让员工高兴也很重要。普通老百姓,最缺的不就是孔方兄嘛,红包里装什么都比不上现金让人心里痛快。若是红包里装什么巧克力呀开心果之类的,公司貌似精明,实则不妥——这些东西直接放桌面给大家吃就完了,还弄成开门红包的形式,员工嘴里不说,心里不定在怎么嘲笑公司的小家子气呢,那样哪儿还有好意头可言?公司的创意,实在不必体现在开门红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