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书小说”顾宏伯
吴宗锡
  吴宗锡

  顾宏伯出生于1911年。十五岁师从评话名家杨莲青学长篇评话《狸猫换太子》。1930年后进入上海,开始走红。后又曾拜评话名家黄兆麟学说《三国》以提高书艺。

  杨莲青本说长篇评话《五虎平西》,后又根据京剧《狸猫换太子》编说评话,将两书糅合到一起,改名《包公》。顾宏伯在演出实践中,对书情及表演艺术,均有所丰富提高。杨莲青的演出吸收借鉴京剧表演艺术,形成其鲜明风格。顾宏伯传承了乃师的书风,并在角色表演上有所发展。比如,他的包公角色,不用京剧“黑头”程式,而改用“紫面”,接近老生行当。在性格上保留端庄严肃,又融入富有人情味的风趣幽默,使之更为亲和通情,形象丰满生动。受到听众热爱,称他为“活包公”。

  顾宏伯的表演,台风大方,说表沉稳,不温不火。他嗓音醇厚,略带沙音。角色勾勒生动,除包公外,陈琳、郭槐、庞吉等均其拿手。女性角色,细腻生色。在选回《五老审庞妃》中,他起李太后、狄太后、佘太君、陶令君、呼延令君五位年老位尊的妇人,言词、声调、语气各具特色,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顾宏伯在评话粗犷豪放的特色之外,也发挥评弹以理当先、真实细致的特色。比如《破窑告状》,在戏曲舞台上,李妃在公众场合大声诉冤,包公亦轻易表态,愿为申雪。但在顾宏伯的演出中,李妃既警惕周围众多耳目,又对包公作了多方试探。包公也一再测试其虚实真伪,最后才机密地应允其返京后,为其报奏皇上,以求昭雪,充分体现了评弹理与细的特点。其后的“哭奏南清宫”“阴审郭槐”等关目,亦皆如此,由于顾宏伯的演出重理重细,所起包公角色,刚中有柔,亲和入情,角色表演因内及外,深切动情,又擅起各类女性角色,故人称其“大书小说”,并赢得了众多女性听客的欢迎。

  晚年,他尽心于传艺授业,为评话艺术的传承,作出一定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热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B13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4版:专刊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城市品质
   第C03版:标志产生
   第C04版:美容扮靓
   第C05版:秀场故事
   第C06版:创意单品
   第C07版:新尚假日
   第C08版:明星潮事
最美不过夕阳红
永远的“老公主”
同是荆棘路上过来人
身体隐私
舞系列 (油画)
“大书小说”顾宏伯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大书小说”顾宏伯 2013-03-08 2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