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说家梦枕貘的文笔有些像六朝志怪小说,他的《阴阳师系列》中的主角安倍晴明,也有一个如六朝人物般任由野草蔓延的花园:“杂草丛生的庭院,驻足门前便可一览无余。这里与其说是家宅,不如说是现成的一块荒地。”但就是在这样的一块形同荒地的庭院里,有时桔梗花、龙胆花会冒出头来,有时空气中又会传来桂花与栀子花的花香。
我觉得,这纯粹出于作家的想象,因为杂草的生命力,比园艺植物不知要强大多少。晴明的那些园艺植物,不久肯定会被杂草所吞噬。
杂草之所以永远比园艺植物强大,是因为它们不需要像园艺植物那样向人类贡献出硕大美丽的花朵、甘美可口的果实、肥嫩多汁的茎叶,而可以把它所有的能量,都用来扩充自己的根系,繁殖自己的后代,侵占别的植物的空间。
所以,即便是一直被人们称为“豁达”的隐士陶渊明,在杂草问题上也不能豁达,因为孔稚圭与庾信都做着官,而且是不小的官,而“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他,毕竟是要自食其力的,为了果腹也不得不去田中锄草。
他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晨兴理荒秽”,是说自己一大早就起来去锄草;“草盛豆苗稀”,是看到田里草长得很茂盛,而豆苗却显得稀稀拉拉;“夕露沾我衣”,是说自己劳动得很辛苦,从早晨一直干到晚上;“但使愿无违”,希望自己的心愿得到实现。有人把他的“愿”说得很复杂,但我以为其实很简单,跟一个普通的老农一样,那就是让豆子丰收。只有豆子丰收,他才能吃饱肚子;也只有吃饱肚子,才能遂他的隐居之愿,不然,免不了又要出去做官,“为五斗米折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