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妇女独立营全体指战员入场了
张琴秋笑道,你倒会图轻松,那你说,谁来当这个营长合适?陶万荣被张琴秋点到了要害,有点不好意思,她嗫嚅道,我是担心干不好。
张琴秋说,不要担心,本事都是学出来的,干出来的,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干这干那。放在哪里都能行,那才是好样的。陶万荣低着头,还在思忖。张琴秋就想激她一下,说,小陶啊,不知你看到没有,刚来的这些女战士,不讲军容军纪,说话吵吵闹闹,头发长的长,短的短,有的还戴着耳环、手镯。列队的时候,站也站不正,立也立不直。要把这些普通的农村妇女培养成合格的红军战士,不是件容易的事呐。你胆怯了,是不是?
谁说我胆怯了?陶万荣不服气地说。那你说,这个营长,你干不干?陶万荣仍然有几分犹豫,说,张主任,那你可得帮着我。张琴秋一拍她的肩头,说,好,一言为定,让我们一起干!张琴秋又拉起曾广澜的手,曾广澜朝她会心地笑笑。曾广澜和陶万荣在妇女独立营的工作,是从军风军纪教育入手,她们互相商量着,制定了最初的几条规章制度:不留长发,领导干部要带头;着装必须要整齐,佩戴要符合军人身份;集合站队必须严格遵守队列纪律,不许说话,不许打打闹闹。
妇女独立营成立的那一天,在通江城一个学校的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成立仪式。成千上万的苏区群众也不请自来,妇女独立营是个新鲜事,他们要看看这些昔日的普通妇女,如何变成为了不起的妇女武装。
妇女独立营全体指战员入场了,列队来到操场中央。她们身穿佩有红领章的灰色军服,头戴镶有红五星的八角军帽,一式的齐耳短发,她们有的手持长矛,有的持大刀或步枪,虽然武器不太统一,但步伐却整齐、有力。军委主席张国焘出现在大家面前,他把一面绣着“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字样的火红战旗,授予营长陶万荣,陶万荣神态庄重地接过这面旗帜,随着她一声口令,妇女独立营的全体指战员齐刷刷地“啪”一个立正,接受军首长的隆重检阅。
女兵们一个个屏住呼吸,脸热心跳,这些以往只识得耕田种地的巴中女儿,哪曾见过如此阵势?从小到大,没有谁把她们当人看,自懂事起,她们就要背着沉重的背篓,山上山下地奔波,家里家外地操持,没有青春,没有地位,没有人格,走祖祖辈辈女人走过的道路,直到累弯了腰,累驼了背……而从现在起,她们的命运发生了转机,她们成了红军,是红军给了她们做人的权利,她们从心眼里感到扬眉吐气!心跳得自己都能听得见。
妇女独立营是成立起来了,但违反纪律的事情时有出现。这天晚上,刚端上饭碗,一个老乡跑来要筛子,又一个女战士借了老乡的东西忘了还。陶万荣当即火冒三丈,整天都在强调的事,还是止不住一犯再犯。她甩掉饭碗,饭也不吃了,带着老乡找到这个女战士所在的班,立即召开生活会,要那个女战士当着大家的面给老乡作检讨。老乡一看,反而挺不好意思,觉得无意中把事情搞大了,忙劝陶万荣道,陶营长,是我不好,我只是今晚急着用,才这么没头没脑地跑了来……那个女战士也认识到自己做错了,忙不迭地拿来筛子还给老乡,一边不住地向老乡道歉。陶万荣还是抓住不放,把这阵子的不满全都撒在了这个战士身上,认为她借筛子不还,就是破坏了红军的纪律,损害了军民关系。这个帽子确实有点太大了,女战士一听就忍不住呜呜地哭起来,一甩手一个人跑了出去,好晚好晚都没有回来,陶万荣又发动大家出去寻找。
张琴秋听说了这件事,她找到陶万荣,陶万荣气犹未消。张琴秋问陶万荣,你问清情况了吗?那还用问,不是明摆着吗?侵犯群众利益。那你也不能不让人吃饭呀。再说,你也没问问那个战士,是因为什么,没有及时去还老乡的筛子,我想,她总不可能是故意的吧。陶万荣没有吱声,不过她在心里暗想,她倒真是忘了这一层。张琴秋说,这些战士都是刚刚走进革命队伍,散漫是有的,但她们一定不是存心要破坏纪律,损害红军形象。你的心思是好的,大胆管理也很正确,但不要过于性急,凡事都得有个过程,更不能靠处罚来解决问题,那是简单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