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拉萨日常
     
2013年03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酥油茶
——拉萨日常
张 苹
  张  苹

  茶是高原人解决维生素缺乏的首选。

  高寒之地,牧区只有毛皮和肉食,农区生产青稞粮食,生活最基本的需求通过物质互换完成。现在下到林芝(贡布)地区,农户家家都有蔬菜大棚,但是进到里头,却只有几畦星星落落的萝卜秧子,没有人愿意花心思种菜,藏族人没有吃蔬菜的习惯,农村人都习惯到镇上买大白菜和萝卜。

  也是这十几年的事情,拉萨周边形成一个个的蔬菜花草的大棚集散地,可是种菜的绝少藏族人,那是辛劳的四川人做的营生。到现在,菜市场的蔬菜瓜果分内地菜和拉萨菜,拉萨菜价高于内地菜,尤其冬季,更是菜比肉贵,冬末春初,本地种的香辣椒零售价高达15块。我住在一个藏族人聚居的小区,能够常买到的蔬菜有小白菜,小油菜,萝卜,辣椒,青笋,蒜薹,土豆,这是拉萨家庭最常吃的小菜。

  藏族人的维生素大部分从茶里得到供给,清茶酥油茶甜茶,清茶就是纯砖茶,在牧区和农区还会搁点盐巴,酥油在这个基础上混合酥油,甜茶则是加奶和糖。

  酥油茶的好喝与否直接跟酥油的品相有关,在八角街买酥油得有火眼金睛才行,像我这样的外地外行人,非买到土豆做的酥油不可。八角街有没有好酥油?当然有,只是我分不清哪个是牦牛酥油,羊奶酥油,哪个是土豆做的类酥油。好酥油真的有起司的香味,醇厚绵长,酥油一定是藏族人骨子里的味道。酥油加盐加熬好的砖茶,在清晨,铜皮箍长长的酥油桶,长长地甲罗(木质搅拌器)上上下下,来来回回捣搅,打得茶水声一阵阵响,打茶的阿佳动作充满古典的庄重,油水交融,酥油茶好,倒入暖瓶备用待喝。下到农户,必喝酥油茶,客人喝一口,主人添一点,殷勤备至。

  在拉萨,老式的木制酥油桶现在成了体现民族特色的装饰品,电动的搅拌机已经进入家家户户,快,省劲。酥油茶在拉萨有式微的兆头。酥油茶喝得少了,但也是必备的,再说好的酥油也难得,乡下亲戚送来的,还是好东西呀。

  很多人从文化的象征符号来看待酥油茶,酥油茶和这个民族相伴的历史太长了,人们在歌声里反复吟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春令热线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目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19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0版:人才
   第B21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2版:人才/招生招聘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市场之窗
   第B26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7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8版:市场之窗·广告
酥油茶
民国的美女
机遇与挫折
一些嫩草在缓缓爬行
诉说生命记忆
嘉庆禁鸦片
上海的早晨(水墨画)
假婚纱照 真夫妻情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酥油茶 2013-03-20 2 2013年03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