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的嫂子从乡下来,见我家床头一幅我和妻子的“婚纱照”,就说:“小姑和姑爷的结婚照拍得多好呀,够摩登的!姑爷的头发那么浓密,小姑穿婚纱的打扮多么洋气,一点看不出是农村人……”听了嫂子的一番话,我和妻子会意地一笑,但彼此心里有数,这是一幅假婚纱照。妻子凑在我耳边问,要把真相告诉嫂子吗?我说,算了吧,把这份秘密永远藏在我们心底,让嫂子以及其他亲戚就当是真的,这样还可使他们心里常存一份美好。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天,我俩路过一家大商店的门口,看见有摆摊用电脑制作各种风景的相片,其中就有制作“婚纱照”的。看着一幅幅造型各异的婚纱照,我们动心了,当即决定也制作一幅,以弥补当初结婚时没拍成的婚纱照。
可能是家庭的不济或是命运的安排,我与千里之外的妻相识,有缘结成秦晋之好。当时八十年代末“外来妹”这个词还较新鲜,尤其是人们的观念还倾向于传统的思维,家人或周围邻居、朋友总认为我一个上海人怎会去讨个外地农村人做老婆?但我顶住家庭与社会的压力,毅然接纳她。因为情感之交是不分地域的。
没拍婚纱照,没摆酒席,我们聚在了一起,但心里对婚纱照的向往一直盘桓着,等待着实现那份夙愿。
然而,两情相悦可以抵御世俗眼光,可生活还是要回到现实,特别是家庭经济的拮据,在有了孩子之后显得捉襟见肘,而票证时代的物质匮乏及妻子无户口无工作只靠我一人工作之现状更是雪上加霜。为生活奔波,为工作操心,这一忙活,就把婚纱照一事给耽搁了……
靠着我俩的拼打,靠着妻子勤俭持家的贤惠,现在,小日子日益红火,生活锦上添花。但随着岁月的流逝,鱼尾纹爬上了眼角,头发渐渐稀疏,体态愈见发福……再拍婚纱照,尽管可以再现风韵,然怎可复回青春气息?如今好了,婚纱照可以制作,何不找回我们年轻的感觉呢?
来,试试看!什么照片电脑都能合成!那小姐让我们在墙上挂着的各色婚纱照中挑选一幅作范本,然后拿照相机分别为我们各拍一张头像,再把头像镶嵌进选好的那张已挖去他人脸孔的照片里,通过在电脑上修饰脸面、去除皱纹和斑点、调整皮肤黑白亮度等,不一会儿,一幅“婚纱照”制作好了——哇,我白衬衫、黑西服、黄格子领结,妻头顶花结纱帽、身穿露肩纱服、一袭白纱逶迤雍容,仿佛我俩回到了风华正茂年代……
多年来,这幅“婚纱照”一直挂在我们的床头,亲戚朋友见了无不赞叹我俩曾经的潇洒与靓丽,无不夸赞我们和睦与幸福!这婚纱照虽是假的,但我们夫妻间的情感是真挚的!即使我们未曾在人生的那个重要驿站留下倩影,然而我们相濡以沫、家庭和谐,心里勾画的那幅“婚纱照”又何尝不是真的呢?
十日谈
婚纱照的故事
有了女儿她还想补拍婚纱照,明请看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