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植脂末、火锅剂频频入侵、荼毒生灵……科技糟蹋了我们的餐桌!?
此言差矣,以我愚见:糟蹋我们餐桌的不是科技,而是人心。人心坏了,一切事情也就变坏了,坏人心是那腐蚀剂。
实际上,科技不但没有糟蹋我们的餐桌、弄坏我们的生活,还把我们从家务琐事中解脱出来,大大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我对科技不甚了了,但我懂生活是怎么回事,生活借助科技的翅膀飞翔得更远、更稳健。
这么说有点空洞,我还是举一个小例子,以小见大来说明这个问题吧。
爷爷告诉我父亲,当太阳晒到我们家的门槛时,赶紧点火烧中饭,不然我们干活回到家就没饭吃。没饭吃可不行,干不动活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么。
父亲记住了爷爷的叮嘱,吃好早饭后,就端个小凳子,坐在门口,目不转睛地盯着门槛,等候太阳爬上来就立即冲进厨房点火烧饭。那情形,仿佛战壕里等候冲锋号、一跃而起杀向敌群的战士。
可是,三五天一过,父亲的耐心没了;或者说,父亲的生物钟被培养起来了,他再也不盯着门槛看,而是只管玩,直到觉得差不多到了烧饭的时间,才走进厨房,点火烧饭。
当然,生物钟是不靠谱的,他耽误了烧饭,饱食“竹笋炒肉”——挨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虽然是象征性地惩罚,但爷爷的出手偏重,那顿打让父亲终生难忘。
若干年后,父亲叮嘱尚为垂髫小儿的家兄,一旦听到闹钟鸣响,立即点火烧饭。家兄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历史惊人地相似,开初的几天,家兄专心致志、支棱起耳朵听闹钟鸣响,那情形,煞像猎人在暗处守候猎物,一见目标,立即旋风般扑出去。他做得很好,得到了父亲的表扬。
可是,没几天,他就倦怠了,顽童么,贪玩是天性啊。渐渐地,他离得原来越远、玩得越来越凶。到了离得足够远、再也听不到闹钟鸣响的那一天——耽误烧饭了,他也挨打了,惨叫连连。这顿打让他学乖了,他离得远的时候就抱上闹钟,以免听不到鸣响。可是,他玩着玩着,一不小心居然把闹钟给砸了。这一次更惨,他着实吃了一顿“竹笋烤肉”,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老猫睡锅盖,一代传一代。轮到家兄叮嘱其子烧饭了,他既不交代太阳爬上门槛、也不关照闹钟鸣响,他只吩咐其子烧饭。其子于是用手机设置了闹铃。生怕一遍被忽略,他设置了四次。还真有效,假如不是反复提醒四次,他还真会经常耽误烧饭。
挨打终止了,历史改写了——这就是烧饭的科技含量。科技,让孩子不挨打。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但,科技的威力并未结束,它正如渐开之花朵,越来越美丽。
现在,家兄家已经用电饭锅烧饭,而且还是带有预约功能的那种。早上下地干活的时候设置妥帖,中午回来时,不但饭烧好了,还连带着在夹层里把生菜蒸熟、熟菜加热了。瞧它的聪明伶俐劲儿,不喜欢它也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