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辈分,吴迪其实算是张之臻的师叔了。张之臻的教练邵东路1988年出生,比吴迪大3岁。从小一起在上海队练习,两人是队友也是兄弟。6年前从一线运动员岗位上退役后,邵东路转而成为上海队的年轻教练,年仅11岁的张之臻是他的开山大弟子。
邵东路记得,第一次见到张之臻,小家伙并没给他留下什么深刻印象,“1.5米不到的个头,黑黑小小的,有点腼腆,和其他同龄人相比,并不出挑。”相比身材条件,反而是张之臻的家庭背景更受人关注些——张之臻的爸爸是上海籍前国脚张卫华,曾有“铁后卫”的美誉,而妈妈则曾是上海射击队的队员。或许是家庭内部表决相持不下,夫妻俩谁也没能说服对方让儿子继承自己的项目。于是就另辟蹊径,从4岁起就让儿子练起了网球。“在球场上,张之臻遗传了父亲的身体素质和母亲的冷静从容,成长非常快”。
年仅17岁就成为全运会冠军,张之臻创造了中国网球的历史。站在领奖台上,满头鬈发的他一脸稚气未脱的笑容,而下一个目标,男孩早已确定:“下届全运会,超越迪哥,成为男一号!”在张之臻的心目中,双打搭档吴迪始终是自己最崇拜的大哥。
赛场上,这对“高低杠组合”给人最深刻印象就是乐观:互相耍宝,不断搞笑,在嘻嘻哈哈中赢下比赛。心态,是他们获胜的关键。在吴迪看来,能和年轻的搭档走进决赛,就已经是胜利了。“比赛中最大的难度是决胜局压力很大,张之臻毕竟还年轻,不太成熟,有时候在打法上会犹豫,我就在后面告诉他,这个时候必须顶住,要的就是狠劲。”
忙于准备单打的各项比赛,本次全运会男双比赛前,吴迪和张之臻的磨合时间只有两周。但两人在场上表现出的默契却丝毫不逊色于双胞胎对手。秘诀是什么?或许正是上海网球队一直推行的留洋计划。
张之臻记得,自己的第一次留洋经历就是和“迪哥”共同度过的。10岁那年,他跟随吴迪一起出国集训,将“迪哥”的一举一动作为自己的模仿范本,张之臻受益匪浅。如今,每年上海队的队员都会前往国外俱乐部训练,每次3个月。跟着那里的队员一起训练一起比赛,有更多的机会和不同的对手交手,从不同国籍的选手身上学习长处,张之臻坦言:“每次出国训练都像是一次充电,回国后,感觉自己又升了一级。”
记者 厉苒苒
(本报大连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