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聘大学生 做业委会秘书
季 颖
  季 颖

  最近收到读者来信,颇有想法。

  这个名叫朱本明的读者,是黄浦区新中苑业主,他提出:小区业委会能否聘请大学毕业生当秘书,既加强小区管理专业水平,又能开拓新就业岗位。早在4年前,他的建议曾获市委领导的回应,有关部门也曾专门研讨,后由于区划调整等原因,事情被搁置。

  大学生做业委会秘书,确有现实需求。现在上海小区业委会里,多是退休老人,往往受年龄、身体、知识面等限制,并不都能胜任。有工作的业主们,也没太多精力顾及业委会事务。前几年市政协有调查显示,能发挥作用的业委会不足10%,致使部分小区矛盾频现。

  选聘大学生担任业委会秘书,优势是多数大学生对财务、电脑、组织有一定能力,即便不是社会学专业出身,学习社区管理、法律法规的速度也很快,更可运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与业主沟通交流。当然,刚毕业的大学生,与居民交际能力,处理繁杂事务的能力,以及对待基层工作的责任心,也都需要锻炼和加强。

  但真正制约大学生当这个“秘书”的,有两个较高的“门槛”:一是没有先例,谁来吃这只“螃蟹”?二是薪酬谁出?如何建立劳动关系?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知道朱本明所在的新中苑,几年前就有意试聘大学生做小区秘书,愿意做这样的试点的,在全市上万小区中不难找到,关键是房地、民政、街道等部门能牵头拿个方案,扶上马。第二个问题,薪酬自然是业委会出,如果请个好秘书利于小区管理,业主们应该不会吝啬。而且,几个临近小区也可考虑请一个秘书,这样既分担小区支出,还能提高秘书的收入。秘书的劳动关系挂在哪里是难点所在,因为小区业委会不是独立法人。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专家支招,业委会可向街道寻求帮助,比如将聘请的大学生挂在社区非正规就业组织中,业委会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由此便能建立劳动关系。做过几年小区秘书的大学毕业生,将来可向高端物业经理发展,职业上也有盼头。

  社会管理创新,不是纸上谈兵。聘大学生做业委会秘书,缓解就业难题,培养社区管理人才,提升小区管理品质,值得一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读者之声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广告
已建超标办公楼也须清退
聘大学生 做业委会秘书
为什么是刘香成?
用制度杜绝夺命窨井
“寄生蟹”
为啥没人相信“艺术大火”是场意外?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6聘大学生 做业委会秘书 2013-07-30 2 2013年07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