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村老家是特别重视小年的,因为小年是家家“辞灶”的日子,也是大年的序幕。
离开老家这么多年了,但老家过小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候,所有的人家都供奉灶神,就在厨房里锅台旁的墙壁上。灶王爷画像两旁有“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下面是块平挂的木板,用来摆放供品。小年的这天晚上,家庭主妇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把灶王爷画像擦拭一新,感谢灶王爷这一年不顾烟燎气熏保佑着和顺平安。叩拜仪式完毕。家里的老辈人在黄泥火盆上贴一幅“旺火通天”的小对子,然后把这盆火炭搬到院子里,送灶王爷燃烧升天。这时大家用这盆火烤土豆片和地瓜片吃,据说吃过以后这一年不管吃什么东西都不会肚子疼的。
去年孩子放了寒假以后,我就带着他早早地回到了故乡,正好赶上了过小年。老叔说,从过小年就开始团圆,是福呀。
腊月二十三这天一大早,老叔就喊醒孩子们到院子里放鞭炮。他笑眯眯地说,小年的鞭炮又早又脆,大年准是和和美美。串串鞭炮在空中炸响,冲破了清晨的寒冷和宁静,门里门外立刻活跃起来。老叔亲自动手在窗前竖起灯笼杆,顶端插上青绿青绿的松枝,意思是农家开始过年迎春了。太阳好像很早就升起来了,那丝丝缕缕的温暖让人平添几分爽悦。老叔把屋子里的烟道、炕洞都疏通了一遍,还掏出了灶炕里的灰烬,细致认真,一点都不马虎。老婶系着围裙打扫厨房的卫生,不管是铁锅灶还是液化气灶,都要擦洗出光亮来。我和堂弟领着孩子们扫院子、堆雪墙、装饰院门,热闹欢快,活跃着节日的气氛。
傍晚时分,老婶一声令下,全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欢声笑语中,擀皮的擀皮,包的包,一派合家欢乐的喜气。这小年的饺子要用铁锅煮,还要烧豆秸。豆秸火又硬又旺,还有噼噼啪啪的响声,这预示以后的日子有声有色。吃过了“辞灶”饺子,天渐渐黑了,村子里响起散散落落的鞭炮声。老叔和老婶还是按照老习俗带领全家人拜灶王爷,并且送灶王爷上天。院子里挂起冰灯和吉祥绸绳,盆火通红透亮,烟花绚丽飞闪,好一番欢腾热闹的景象。堂弟拉住我的手说:“咱俩领着孩子们去村头小店吃烧烤,然后滚冰去。”我问怎么还滚冰?他憋不住笑了:“小年滚冰,体壮心明,快乐无穷呀!”我一阵感叹,现在日子越过越好,过小年的讲究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