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环球/博览
     
本版列表新闻
在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里用最原始方式谋生~~~
在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里用最原始方式谋生~~~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里用最原始方式谋生
美国“乡野真人秀”掀收视狂潮
▲ 《沼泽人类》剧照
米切尔(右)登上《沼泽人类》宣传海报 本版图片GJ
《比弗利山庄的乡巴佬》的宣传海报
《鸭子王朝》的宣传海报
  你愿意花1小时看一群身材粗壮、胡子拉碴、口音浓重的农夫在沼泽地里捕杀鳄鱼吗?美国有线电视“历史”频道推出的真人秀节目《沼泽人类》已经播出5季,屡创该频道收视率纪录。

  《沼泽人类》是近年美国电视荧屏上兴起的“乡野真人秀”代表作。简朴、单调、原始乃至危险,是这类节目所展示生活方式的共同点。过惯都市生活的美国观众着迷于此,是因为怀旧情结,还是猎奇心理?

  《沼泽人类》夺冠

  《沼泽人类》2010年8月22日周日晚开播,首集揽获310万人次观众,创下历史频道的收视率纪录,并为该频道拿下晚10点-11点时段有线电视频道的收视率冠军。

  节目记录了生活在路易斯安那州沼泽地的卡津人在每年9月开始的30天鳄鱼捕杀季节中,如何与这种水中猛兽展开生死搏斗。每集节目片头有警告:“此片影像可能引发不适,观看需谨慎。”不过5季过去,不仅美国观众兴趣不减,节目还被译成德语、克罗地亚语、葡萄牙语和法语版本,在十几个国家播映。

  《沼泽人类》可不是那种描写都市白领到野外求生的真人秀节目,而是反映美国南方乡村的体力劳动者在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里,如何用最原始方式谋生的真实场景。

  如今,打开美国有线电视频道,几乎每个台都有类似《沼泽人类》的乡野真人秀上演:探索频道的《育空人》聚焦阿拉斯加州育空河畔一个距北极圈不到100公里的偏僻村庄,当地人靠捕鱼、打猎、伐木等方式在常年严寒中谋生;历史频道的《山地人》带着观众探寻美国各处人迹罕至的山林,看猎人如何设陷阱捉猛兽,看农夫如何保护土地……

  在这些描写最传统体力劳动者的真人秀中,美国南方乡村的农业劳动者获关注最多:有路易斯安那州猎鸭人、弗吉尼亚州酿酒人,有徒手抓鱼的山地人、猎捕野猪为生的家族,也有“非典型”的南方农民。如国际地理频道播出的《火箭城的乡巴佬》,讲述亚拉巴马州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南方“聪明人”如何运用工程学知识和乡村“低科技”原材料,制造小火箭、潜水艇、间谍卫星……

  “美国梦”失落时

  乡野真人秀不只是“秀肌肉”,更多是反映一种与现代都市文明格格不入的传统生活方式。有专家认为,这股潮流契合美国经济长期低迷、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者发现奋斗致富的“美国梦”变得不切实际,而电视节目恰好提供了某种安慰剂。它们宣扬家庭价值、冒险精神、与大自然搏斗的生存智慧,以及凝练了这种智慧的俏皮话,就像《沼泽人类》主角之一杰洛米·普鲁伊特在节目中的抱怨:“如今世道艰难呀,孩子。”

  这些真人秀节目主角多是文化不高、形象邋遢的“粗人”。多数观众却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专栏作家约翰·诺尔特说,《沼泽人类》中的布鲁斯·米切尔等角色具有大丈夫气概和独立自强的气质,且很多时候“表现无私,正直得令人意外”。

  《沼泽人类》传递的另一重要信息是:在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拥抱“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同时,那些留在乡村的人其实过得更滋润、更自在。捕鳄虽是行走在危险边缘的活计,却也是个简捷的赚钱营生。

  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美国精神”的回归。锡拉丘兹大学电视与流行文化布莱尔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汤普森说:“美国人当初正是放弃了欧洲高雅华丽的大教堂、美术馆,来到这里徒手与熊搏斗、盖起小屋,才建立起今天的身份认同感。这是美国神话根深蒂固的一种精神。”

  歧视还是颂扬?

  并非所有人都欢迎乡野生活题材真人秀的兴起。在一些学者看来,这类节目反映并固化了一种在美国由来已久的地域歧视和阶层歧视。

  “南方乡下的穷白人”历来是中上层社会嘲笑和揶揄的对象,在很多舞台表演或影视剧中,这类角色常常是反应迟钝、口音浓重,生活方式也和城市文明相去甚远,让城里观众觉得“好笑”之余,也无疑加深了他们对这个群体的偏见。

  但也有人认为,节目中对乡野生活的描写蕴含着对都市人按部就班安逸生活的一种嘲讽。“这些节目告诉人们,在上完大学、找份办公室工作之外,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广播节目制作人道格·泰利说,“用更实际和积极的方式去做事,才是更好的生活方式。”

  对米切尔来说,在沼泽谋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要么捕鳄,要么上建筑工地。尽管父亲一直希望他找份“像样的工作”,但他从小练就抓青蛙、蝗虫、乌龟和鳄鱼的本事,并且以此挣出了一份生活,还成了电视明星。在他看来,节目中人们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的励志情节,一家人分享烤鳄鱼肉和青蛙腿的温馨场景让人们喜欢上这部片子。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节目也改变了米切尔的生活方式。他已经不再捕龟,而是忙于给粉丝签名、探访儿童医院……每次和妻子外出吃饭,总有陌生人凑过来聊天、合影。这让他妻子颇为苦恼。

  米切尔还是喜欢沼泽生活的简单纯朴。他记得小时候曾在沼泽地偶遇一位须发及膝的老人,独自生活在一个已经破产的渔场。后来州政府听说了这个老渔夫的事,把他带到养老院里,替他剪胡子和头发。人倒是干净了,但两个星期后就去世了。“过去就是这样,一些老人为了不给家人增添负担,会自愿去沼泽地里生活,最终爱上那里。”米切尔说。 沈敏

  相关链接

  “乡巴佬”占领有线电视荧屏

  描写乡野人物的电视节目在美国并非新鲜事物,但以前的节目大多是情景喜剧。这尤其以1962年9月至1971年3月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播出的《比弗利山庄的乡巴佬》为典型。

  这部电视剧讲述一个西弗吉尼亚州的贫农家庭在自家地里挖出石油后成为暴发户、移居加州富人区比弗利山庄居住,暴发户相展露无遗,更被许多投机骗子视为最肥美的羊牯,闹出连篇的笑话。

  这部电视剧一共播出九季,创下多项收视纪录,至今仍名列美国史上最受欢迎的电视剧榜单,最多时曾吸引700万观众收看。

  如今的乡野真人秀还没有达到这种收视纪录,但已有超过500万人收看了《沼泽人类》最近一季的大结局。

  另一个乡野真人秀的成功案例是A&E频道的《鸭子王朝》,主人公是路易斯安那州一个靠制作猎鸭工具致富的家庭。继2013年播出的第三季首集创下有线频道史上最高收视纪录后,这部真人秀在今年夏天世界杯热潮中依然能够稳获收视冠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文化新闻
   第A23版:文化新闻
   第A24版:文化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广告
   第A34版:财经新闻
   第A35版:财经新闻
   第A36版:生态上海·秋之韵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连载
   第A40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新民好吃/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品鉴/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品鉴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
   第B2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8版:广告
美国“乡野真人秀”掀收视狂潮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博览B03美国“乡野真人秀”掀收视狂潮 2014-10-23 2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