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1年叙国内爆发冲突,曾受压制的库尔德族趁机扩张势力,取得对叙北部多个省份的控制权。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为库尔德人占据叙北部富饶之地,成为其他武装派别攻击乃至火并的对象,而叙利亚政府及周边国家出于种种战略考虑,也不打算迅速向库尔德人伸出援手。
民族武装 趁乱崛起
库尔德人是中东第四大民族,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四国交界地带,因其不放弃“独立建国”的立场,招致四国对库尔德人采取高压措施,严防分裂苗头。
2011年叙利亚危机升级后,库尔德人趁乱夺取哈萨卡等省,建立武装“人民防卫队”。为了集中兵力对付逊尼派自由军和渗透进来的外国“圣战者”,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向北方库尔德人示好,希望以赋予自治权来换取他们的中立。
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库尔德人总体采取“骑墙”态度,先是与叙自由军配合,与叙政府军作战,但从2012年起,库尔德人满足于已控制的区域,不愿继续战斗,这导致叙自由军与库尔德武装间关系紧张。一名叙利亚自由军的成员表示,如果大多数库尔德人希望像伊拉克的库尔德同胞那样完全自治并走向独立,不仅叙利亚现政府不会同意,叙利亚反对派也不会允许。
据美国“全球火力”网站披露,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权力机构是库尔德最高委员会(KSC),它领导着人民防卫队,为其筹措资金和武器。外界估计,人民防卫队总兵力约1万人,骨干来自曾在土耳其南部与土政府军打过多年游击战的库尔德工人党(PKK),他们配备步枪、火炮、反坦克导弹等武器。人民防卫队主力集结于科巴尼、阿穆德等城镇,同时又在叙东北部山区设立秘密营地,那里有比较完备的设施,包括野战医院、发电机组等,一些营地距离土耳其南部边境不到10千米。
KSC每年提供给人民防卫队的经费约为8600万美元,大多数来源于欧美和中东地区库尔德富商的捐赠,但也有PKK分子通过毒品走私挣来的非法收入。有法国媒体声称,巴黎80%的海洛因是由PKK组织贩运进来的。欧洲各地分散着很多库尔德社区,这些社区的重量级人物也大多支持叙利亚等国的库尔德自治运动(有的已变成独立运动)。
据报道,人民防卫队有多个武器来源,其中24.7%来自黎巴嫩,3.6%来自土耳其,13.3%来自伊拉克北部已取得自治权的库尔德人。
遭遇围攻 难获外援
客观而言,人民防卫队乃至叙利亚库尔德地方武装的壮大主要是叙利亚内战各方相互牵制的结果,当IS极端武装试图夺取整个叙利亚北部并全面控制叙土边境(以便接收来自境外的“圣战者”和武器)后,库尔德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从9月中旬起,IS极端武装开始围攻人民防卫队驻守的科巴尼。他们装备了缴获自伊拉克政府军的大炮和装甲车等重武器。在美国针对极端分子发动空袭后,IS采取了“多路并进,步步为营”的战术,把战斗分队伪装成逃难的平民,将装有火炮和导弹的卡车分散到难民车队里,使联军无法轰炸,然后通过渗透和近战的方式逐一拔除科巴尼外围的库尔德武装据点。当10月6日攻入科巴尼城区后,战斗变成巷战,联军的空袭基本失效。更让人民防卫队绝望的是,大批土耳其精兵只在附近的山上“坐山观虎斗”,却不愿提供一枪一弹的帮助。外界分析认为,土耳其的库尔德人为了自治和独立,曾与政府军交战15年,直到2000年才从“武斗”变“文斗”,尝试以和平手段实现独立目标。随着伊拉克库尔德人实现自治,土耳其担心本国库尔德人也群起效仿,因此不愿出兵解救科巴尼的库尔德人。
英国中东问题专家罗克珊·法尔曼法马扬认为,此前曾公开向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提供武器的美国担心引起土耳其的反弹,只能向人民防卫队提供空袭支援,如果土耳其军队或叙利亚政府军不出手,人民防卫队很难守住科巴尼。不过据路透社报道,10月13日,叙利亚政府军突然加强对叙中部与北部极端组织据点的空袭,击毙大量武装分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科巴尼面临的压力。就在同一天,人民防卫队从IS手里夺回科巴尼外围的2个据点,使形势有所好转。 田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