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吃,教会你吃,教你会吃!亲爱的“好吃”读者们,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由新民晚报名厨俱乐部与中华职校共同打造的“好吃学院”终于与您见面了。今后,“好吃学院”将定期开课,带您尝遍天下美食,学习烹饪技艺,共赴一场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今天第一站,我们首先来到位于中华职校内的日本料理专用教室,一边跟着大师学做料理,一边感受魅力十足的日本饮食文化。
寿司有哪几种做法,食用生鱼片需遵循什么顺序,芥末又要怎么蘸才最地道……说起日本料理,很多市民首先想到的就是“精致、美味、健康”,但对于日料的制作方法,以及日本的料理文化,恐怕知之甚少。
经过挑选,20名“吃粉”有幸与大师面对面,走进了由中华职校、新民名厨俱乐部携手日本料理餐厅海外推广协会(JRO)共同开设全球范围内首家日本料理专用教室,体验了一堂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料理课。
课程:日本料理
主讲人:金井三郎 (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日本料理专委会常务副主任)
寿司:
寿司是日本的传统食物之一,主要是用醋调味过的冷饭,加上鱼肉、海鲜、蔬菜或鸡蛋等配料制作而成,味道鲜美,深受日本人的喜爱。
寿司也分好多种做法,其中卷寿司和握寿司是最常见的两类。制作卷寿司时,需将紫菜平铺在展开的竹帘上,然后把捏软的米饭均匀地平摊在紫菜上(米饭厚度大约0.5cm),压瓷实,再加入蟹肉、黄瓜、芦笋、三文鱼等,最后用竹帘卷起切成块即可。相比之下,手握寿司则简单了许多,无需任何定型工具,只要将新鲜的三文鱼、金枪鱼等海鲜切成片放在雪白香糯的饭团上,用手一揉一捏之后再抹上鲜绿的芥末酱就大功告成了。
寿司的吃法同样是一门学问,真正的行家是不用筷子的,因为用筷子的力道,容易把寿司弄得四分五裂,“我们可以用拇指与中指轻轻掐住寿司,食指按住鱼片与米饭,然后把鱼肉端蘸上酱油,一口吞下。切忌不要用米饭处蘸,那样饭粒会吸收过多酱汁,容易潮湿松脱的。”
刺身:
刺身也叫生鱼片,是将新鲜的鱼、贝肉等,依照适当的刀法切成,享用时佐以酱油与芥末的一种菜式,堪称日本料理中的“精品”。
刺身最常用的材料是鱼,而且是最新鲜的鱼。常见的有金枪鱼、鲷鱼、比目鱼、三文鱼、鲈鱼等海鱼,此外,像螺蛤类(包括螺肉、牡蛎肉和鲜贝),虾和蟹,海参和海胆也可以成为制作刺身的原料。
既然刺身种类如此丰富,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刺身拼盘上桌后,到底该从哪样开吃呢?金井大师揭晓了答案:吃生鱼片应从油脂较少、肉色较浅的鱼片开始,比如白色的鲷鱼,而油脂较多、肉色较深的,如三文鱼、鲑鱼等,适宜留到最后吃,这样一来,口味由轻到重,可以准确抓住每种鱼肉的味道,如果顺序搞反了,那味觉也就被打乱了。此外,食客在吃每一道刺身前,可以喝一口大麦茶清清口,以便获得最佳的品尝效果。
调料:
一顿日料的品质,除了取决于食材新鲜度和制作技艺外,调料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如果调料配得好,食物的口感将大大提升。
在日本料理中,芥末和酱油是最常见的两种调料,芥末负责提供刺激味,解除生食的腥异味;酱油则提供咸味、鲜味,调和整体的美味。
“很多人吃生鱼片,习惯将芥末放到酱油碟里搅一搅,再拿鱼片去蘸,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先将芥末涂到生鱼片上,再用生鱼片去蘸着酱油吃。需要注意的是,蘸佐料时,应轻轻蘸取,不要贪多,佐料少一点,才能吃出鱼片的原味。
再比如,吃寿司应根据寿司的种类来搭配调料。卷寿司因馅料中有生鱼片、鲜虾等,适宜蘸浓口酱油并涂抹适量的绿芥末;而吃手握寿司时则最好不要蘸酱油,这样才能吃出它的原味。除了酱油和芥末,寿司还有一种调料——醋姜。吃寿司时佐一片醋姜,不仅有助于佐味,而且能使寿司变得更加清新味美。
礼仪:
领略日本料理的魅力,光用嘴尝一尝、动手做一做还远远不够,只有沉下心,抱着学习的态度,去了解日本料理的饮食文化,才能真正抓住其精髓。而在一国饮食文化中,餐饮礼仪就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料理也不例外,我们特地撷取了几条食用日料时的礼仪规范,与读者分享:
男性斟酒时,可用单手,女性则一定要用双手,拿酒杯亦然;
取盖碗时应以左手扶碗,用右手打开,用餐时,盖面朝上放在膳盘外,用毕将碗盖盖回原位;
从筷袋中取完筷子,筷袋应纵排于食物左侧,或放置坐垫旁,筷子则横摆,用餐中途要将筷子放回筷枕,一样要横摆,不能正对他人。筷子如果沾有残余菜肴,可用餐巾纸,将筷子擦干净,不可用口去舔筷子。
为避免高贵的餐具受损,用毕的碗盘切记不要叠放。 房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