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听许忠指挥的交响乐,我前面的一个年轻听众显然是听不进去,可是几百块一张票他也不舍得浪费,于是拿出手机玩起了游戏,一边玩一边抖腿,整个前排的座位都微微晃动起来,一级地震。
坐在他旁边的一位女听众轻声对他说:先生,请你的腿不要抖好不好?谢谢。
那年轻人白了她一眼:我又不是抖你的腿,我抖我自己的腿,关你什么事?说罢继续打游戏,继续抖。大约过了一刻钟,旁边的女听众突然伸出手,啪地给了他一巴掌!他刷地站起身举起了拳头,此刻,女听众边上一位光头听众立刻把他按到座位上,轻声警告:你敢动一动她,我把你打趴在地上!相信吗?
于是,年轻听众不吱声了,腿也不抖了,游戏也不打了,一直到散场,双方相安无事。
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如此严肃的地方竟然可以用如此不严肃的方法解决问题,看来那个被人扇耳光的年轻人还是很尊重女士,还是很遵从“好男不和女斗”的古训的。
还有一件事不是亲历,是我听朋友讲的:也是听交响乐,前排坐着一个中年男士,他的后排坐着一对准老年恋人,他们俩手缠着手,头碰着头,耳鬓厮磨,窃窃私语。前排的中年男观众忍无可忍,回过头说:你们一直讲话,我都听不见乐团的声音了!
那位老男人回答:这是我们的悄悄话,你来听干什么?
这是给中年男观众的一记“闷宫将”,他一时接不上话来。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发生在剧场,不是听交响乐,而是听昆曲,也就是听世界文化遗产——我觉得这个故事一定是一位幽默人士演绎出来的——演出开始了,一位愤怒的老观众回过头,对后排的两位始终叽叽喳喳的女士说:我想看戏,你们不反对吧?
后排的女士指了指舞台,并且扭转了老先生的脑袋,轻声说:老爷叔,你看错方向了,前面。
解决高雅剧场里观众之间的矛盾,竟然可文攻,也可武斗,那一瞬间,高雅艺术的高雅两字一定躲到休息室去避让了。“文攻武卫”是一句“文革”成语,那年月造反派要打架,要吵嘴,吵腻了,打烦了,就拉出小钢炮来轰对方,真枪实弹,硝烟弥漫。如此胡作非为,都可以用“文攻武卫”四个字来辩护的!
21世纪了,人们非但变得斯文,并且追求高雅艺术,至于有点年纪的人偶尔露出一点“文攻武卫”的遗风,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一些附庸风雅的小青年在严肃剧场坐立不定,心神不宁,却又舍不得早早退场,有一点应该给予肯定,附庸风雅总比不要风雅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