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门诊中占60%以上,以40岁以上女性为主要群体,大部分病人由于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尿常规检查,白细胞轻度增高,并伴有少量红细胞存在。在门诊常作为“尿路感染”处理,服用抗生素后,病情有所缓解,但反复发作,让病人十分痛苦。其实 “尿路感染”的真相,是腺性膀胱炎在作怪。
久治不愈的病人应该进行B超或CT以及膀胱镜检查,可发现膀胱粘膜局部有异常变化,呈膀胱慢性炎症表现。腺性膀胱炎在病理上表现为一种膀胱粘膜增生状病变,由于长期膀胱感染、下尿路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可引起膀胱行移上皮细胞增殖,在膀胱粘膜固有层上形成移行上皮巢,在以往外科教科书中描述,这种上皮巢可以逐渐转变成囊性膀胱炎甚至最后演变成膀胱肿瘤。所以及早治疗,对预防膀胱肿瘤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腺性膀胱炎一般好发于女性,也可发生于有慢性下尿路梗阻疾病的男性。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在某一个时期可能是静止的,但有恶变的趋势,需做积极的处理,主要包括病因治疗和膀胱内病变治疗,对于膀胱内病变的治疗,目前常规采用腔内微创手术即电切、电灼、汽化或激光等来消除现有膀胱内粘膜肉眼可见的病变。为了达到进一步抑制膀胱粘膜炎的病变和复发,一般在微创手术后即进行膀胱腔内灌注,灌注药物主要有增加机体免疫力药物,如卡介苗、白细胞介素等。有抗肿瘤性药物,如丝裂素、羟基喜树硷、5-FU等,每周一次,共6次。其次是病因的治疗,主要为消除下尿路梗阻病变,对于女性病人来讲,要检查有无尿道肉阜存在,通过手术切除。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导致排尿功能减退,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对男性病人来讲,前列腺增生出现下尿路梗阻情况要及时治疗,有膀胱结石存在要给予去除,术后通过这两方面的治疗,是减少腺性膀胱炎复发的重要措施。当然术后定期作膀胱镜检查了解有无复发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系上海电力医院泌尿科主任、主任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