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生活得很幸福,爸爸给他做了一个漂亮的树屋,他还如愿地进入了镇里最好的棒球队,他的心情好极了。可是有一个叫“吉米”的孩子老和他过不去,比如棒球比赛失败时,吉米就嘲笑小男孩,也不邀请小男孩参加蹦床派对。小男孩恨透了吉米,他觉得吉米是他最大的敌人。于是,小男孩请求他的爸爸帮他“消灭”这个敌人,爸爸答应用“敌人派”消灭他。小男孩高兴地想象着“敌人派”的样子:一定是臭臭的,上面爬满了虫子,说不定还有毒……不久,爸爸告诉他“敌人派”做好了,但要让它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小男孩和敌人友好地呆一天。小男孩很为难,最后还是决定去找敌人吉米,和他一起玩球、跳蹦床,还带他参观了自己的树屋……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敌人很有趣,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到了晚上,要给吉米吃“敌人派”的时候,小男孩却怎么也不想让他吃了,因为他们已经成了好朋友。 孩子在小的时候,还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当自己受到委屈时,就错误地认为那个人就是他的“死对头”,因而想要父母帮着自己出口气。有的父母会找上门去,为孩子讨个说法,据理力争,虽然赢得了一时的痛快,但孩子的“敌人”还是“敌人”,甚至会结怨更深。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用智慧的方法去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
用美味的“敌人派”来消灭敌人,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让孩子在想象如何整蛊敌人的同时,悄然释放了对敌人的怨恨,使情感得到了疏通,也就有了“化敌为友”的可能。
孩子在彼此友好的相处中,快乐地玩耍、游戏,在交流沟通中冰释前嫌。其实,很多时候,“敌人”是由于彼此之间误会、缺乏了解沟通造成的。
给孩子做一枚美味的“敌人派”,会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赢得更多的良朋好友。王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