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是广受大众青睐的一种鱼。它可以做鱼汤,然而,在淮安,人们对鲫鱼,却不叫鲫鱼,而叫朝鱼。
之所以这么叫,那得从明朝说起。相传公元1519年,宁王在江西,学着朱棣,要夺侄儿的皇位,造反了,明武宗“御驾亲征”。他沿运河而下,行至淮安府山阳县的一清江浦地方,就在城外的水塘里钓鱼。明武宗钓上来的鱼是清一色的鲫鱼。明武宗看鱼那么容易上钩,很是得意,就放开来钓,又把钓的鱼分赏给文武官员。得了鱼的官员非常自豪,用金银绸缎来答谢皇帝的厚爱。那时的淮安十分繁华。居住在这里的豪绅巨贾都眼红了,他们绞尽脑汁攀龙邀宠,也去乞求皇帝赏鱼。许多人通过关系从明武宗那儿弄到一鳞半尾,便招摇过市,养在门口的水缸里炫耀,说这是朝廷赏赐的“朝鱼”。 当然,朝鱼之名因明武宗而传,更因当时繁华的淮安人要面子而传。不过,因替尊者讳的原因,还有一件事却一直隐着。待宁王造反镇压后,明武宗在返回京城途中,又过清江浦,又到城外水池游玩。一日与几名小太监登船捕鱼,见一尾红鲤鱼,武宗皇帝在捕鱼的慌忙中跌入水里。此时是11月的光景,淮安的天气已经比较寒冷,武宗皇帝哪受得了,遂大病,急忙返京,一月后,驾崩。现在淮安市的楚秀园内仍有一“跃龙池”,据传即为当年武宗落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