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70年前,纳粹军队向克里米亚半岛上依托要塞防守的苏军发起进攻——~~~
70年前,纳粹军队向克里米亚半岛上依托要塞防守的苏军发起进攻——~~~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70年前,纳粹军队向克里米亚半岛上依托要塞防守的苏军发起进攻——
巨炮狂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防战
■德军装备的800毫米口径列车加农炮“古斯塔夫”
  1941年10月30日至1942年7月4日,为保卫黑海舰队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苏军与纳粹侵略军打了一场惨烈的防御战,德军出动3门超级巨炮对苏军堡垒展开猛烈轰击。苏军虽然没能凭借坚固要塞群挡住入侵者,但在作战过程中通过陆海空军密切协同,牵制德军超过250天。

  兵力对比

  ■纳粹:德国第11集团军(下辖德军第30、49、54三个军,共9个师)、在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6个旅),并配备1275门火炮和300余架飞机协同作战,由曼施坦因上将统帅。 

  ■苏军:防守半岛和塞瓦斯托波尔的是苏军独立第51集团军为主的10万人,其中包括黑海舰队的3个海军陆战步兵旅约4200人(在战斗中曾获得增援和补充,最多时约5500人)。

  作战背景

  塞瓦斯托波尔地处黑海北岸,北有铁路可通往莫斯科,南出黑海海峡可通地中海,战略地位重要。作为一个经营千年的要塞,塞瓦斯托波尔市建有大量堡垒、壕沟和迷宫隧道。在20世纪30年代,塞瓦斯托波尔市更是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进并修建了军用机场。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军遭突然袭击,损失惨重,德军长驱直入。9月,德军第11集团军进抵克里米亚半岛。德军认为,驻扎在半岛南端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可能对侵苏德军南线部队构成威胁,从克里米亚机场起飞的飞机则可以威胁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德军重要燃料来源),同时以塞瓦斯托波尔为主要基地的苏军黑海舰队也可能破坏德军海上交通线。因此,德军决定进攻克里米亚半岛,拿下塞瓦斯托波尔,聚歼当地苏军。

  9月24日,德军发动进攻,克里米亚战役打响。到11月16日,除了南端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外,整个半岛都落入德军之手。

  作战经过

  塞瓦斯托波尔市北靠细长的塞维纳亚湾南岸,在塞维纳亚湾北岸和别别克峡谷之间绵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带中,配置了12个永久要塞群,所有要塞周围都被混凝土装甲板覆盖,并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在山地部分设置大量暗堡和火力点,所有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优良射界,要塞的弹药大多存放在深入地下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可谓易守难攻。

  1941年12月17日,经过1个多月的渗透、炮击和轰炸后,德军动用7个德国师和2个罗马尼亚旅,在1275门火炮、30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总攻。

  先是大规模的炮轰,随后德军第30军和第54军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发动攻击。苏德两军展开逐个碉堡的争夺战。德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推进到“斯大林堡垒”(要塞的重要堡垒)附近。如果这个堡垒被拿下,德军炮兵就能控制整个海湾。

  苏军登陆 扭转战局

  为了扭转战局,斯大林亲自部署外高加索第44、51集团军在德军侧后的刻赤、奥普可角两地实施登陆,力图与要塞守军前后夹击德军。

  12月26日,以黑海舰队陆战队为主组成的突击队冒着狂风暴雨,乘小艇在两地登陆成功,迅速消灭登陆地域的德军警戒部队。不过,德军在判明苏军情况后,曼施坦因迅速调集第42军主力(包括100辆坦克)对登陆的苏军展开反攻。

  12月28日,德军第42军将苏军登陆部队压制回海滩,苏军登陆攻势即将前功尽弃。这时,苏军陆战队临危受命:引导第44集团军2.3万人强行登陆费奥多西亚,使德军第42军腹背受敌。

  12月30日,参加攻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德军已成强弩之末,在突入“斯大林堡垒”的外围后,无法继续推进,曼施泰因不得不下令停止对要塞的攻击。第一次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以德军的失败告终。

  刻赤失守 要塞孤立

  1942年3月,德军第833重炮营奉命支援要塞攻坚。4月18日,几辆德军610毫米口径自行臼炮“卡尔”到达151高地附近的射击阵位,并得到72发重弹和50发轻弹。

  5月8日,在用少量兵力围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同时,曼施泰因集中5个德国步兵师、1个装甲师、2个罗马尼亚师和1个骑兵旅向刻赤大举进攻。

  经过10天激战,德军以损失7500人的代价几乎全歼苏军第44军团和第51军团,俘虏苏军17万人,刻赤战役基本结束。

  刻赤战斗结束后,曼施泰因终于摆脱牵制,能全力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下手了。这次,曼施泰因进行了充分的攻击准备,他在战场正面展开了208个炮兵连。为了发挥炮兵和空军的威力,曼施泰因把主攻方向选在地形较为平坦的要塞北面,并对要塞南面实施牵制性攻击。

  巨炮肆虐 坚城被毁

  1942年6月6日,203个德军炮兵连云集要塞北部,发起二战中德军最疯狂的一次炮击作战。为了击破要塞壁垒,必须动用最强火炮。为此,德军动用3门超级巨炮,它们分别是:420毫米口径的固定式臼炮“刚玛”、610毫米口径的自行臼炮“卡尔”、800毫米口径的列车加农炮“古斯塔夫”。

  德军的第一目标是“库拉贝”弹药库。列车加农炮“古斯塔夫”首先连续发射重达7.1吨的穿甲弹,击穿8米厚的防护层,引起震撼全岛的地下弹药库大爆炸,断绝了苏军北部要塞群的弹药供给。随后,巨炮“古斯塔夫”沿着临时搭建的大型铁轨转弯南下,开始攻击“斯大林堡垒”。北部德军炮兵也开始全面围攻“高尔基I号”要塞。

  这时,有“雷神之锤”之称的“卡尔”登场了。“卡尔”的射速较快,重达2.2吨的610毫米口径高爆弹被倾泻在“高尔基I号”要塞周围,4米厚的水泥装甲板被打成碎片,要塞内部逐渐暴露;然后是德军第8航空军倾巢出动,展开每天1000架次的波状俯冲轰炸,迫使苏军向要塞内部退却。

  为了压制苏军的突围和增援,420毫米口径的“刚玛”对要塞周边进行了地毯式轰击,1吨重的炮弹雨点般落下,粉碎要塞周围的所有道路和铁路。

  6月13日,德军第22师的第16步兵团攻克“斯大林堡垒”。6月17日,德军深深楔入北面要塞地区,在长达35公里的阵地上,1300门德军火炮对“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进行不间断炮击。

  从6月30日开始,德军动用包括3门巨炮在内的所有火炮对塞瓦斯托波尔市区进行地毯式轰击,第一天就发射了6.4万吨炮弹,城市在浓烟和烈火中逐渐瓦解,建筑全部被毁。在巨炮的轰击下,构筑坚固的炮台和地下弹药库也纷纷被毁。

  7月4日,被压缩到要塞边缘的9万多苏军残部已难以为继,考虑到市民的生命安全,不得不放弃抵抗,德军攻占塞瓦斯托波尔。

  作战评价

  此战,德军死亡约2.4万人,罗马尼亚军队损失1800余人。纳粹军队付出惨重代价后占领克里米亚半岛,俘虏苏军9万余人,缴获火炮460门。由于战场地形险峻、守军顽强,曼施泰因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被认为是一项非凡的成就,他也因此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

  此役苏军虽有坚固堡垒可以依托,但在德军大威力巨炮的持续打击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终究没能抵御住毁灭性打击。 李夜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30版:装潢专版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装潢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0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巨炮狂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防战
“鬼怪”坠落:俄制防空系统击落美制战机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3巨炮狂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攻防战 2012-07-05 2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