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〇年七月我在上海高中毕业,学校保送我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学习成为一名军校学员,毕业后我离开学校来到了海军东海舰队某舰艇部队,海军高速护卫艇的战斗生活等着我的来到。
报到后我被任命为雷达技师,并安排上艇锻炼,在雷达兵的岗位上协助雷达班长工作。我首次登上战舰驰骋在祖国辽阔的大海上,担负起保卫祖国海疆的光荣任务,这确实对我是一次新的考验。当时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冷战与对抗,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一直敌视和遏制新中国的存在和发展,祖国的领海时时受到骚扰和入侵的威胁;东南沿海一带,台湾国民党蒋军更是虎视眈眈不断派出军舰和小股武装人员对我来往船只和正常作业的渔船进行偷袭和骚扰。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作为海军作战值班部队训练、巡逻、护航、护渔任务繁忙。作为一名海上新兵对出海训练我非常重视,每次我都站在驾驶台上,在注意观察周围海上目标的同时,也特别注视着战艇的编队行动。
在福建前线的日子中,我经受最大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倒不是与台湾蒋军部队的作战,而是经受了一次十二级台风的洗礼。
一九六七年七月的一天,我四艘战艇在福建后渚港码头短期休整,突如其来的台风从东南方向海面上以20公里/时的速度向我后渚港方向扑来,由于这次台风来得急变化大,当地气象部门没有及时预测到台风走向和风力大小,延误了通报时间。当我们接到防台风通知时,港口外已是狂风巨浪了,我们这125吨小炮艇已无力冲出港口去安全海区了。部队指挥所果断命令我们四艘战艇迅速离开码头,在港湾内就地抗台。艇长又拉响了一级战斗部署警铃,命令全艇指战员全力投入抗台风的战斗中,轮机兵迅速发动主机,在艇长指挥下徐徐地将艇驶向就近锚地,帆缆兵松开锚机将铁锚缓缓地抛向海底,用锚钩固定战艇的位置。
台风在艇面上空呼啸着,风力越来越大,汹涌的海浪使战艇激烈地上下颠簸,在艇首负责观察锚和锚链的战士只能趴在甲板上,手还需抓住固定物件以免掉入海中,雨淋在身上海水打在身上,在值班中只能挺着。轮机兵始终发动着两台主机,操舵兵始终用舵把住艇首方向,要让艇首顶着风向以减少艇的受风面积,防止艇被侧风刮翻的可能。在艇长的指挥下,全艇上下众志成城毫不畏惧地应对着眼前十分惊险的场面。由于思想和精神的高度集中,由于这是一次和死神的搏斗,此时我都不晕船了。我一直站在露天驾驶台一处便于瞭望的位置,迎着狂风巨浪协助艇长观察艇的动态和周围海情。那时那刻我目睹阵阵惊涛骇浪肆虐着港内所有的船只,海浪把船时而高高抬起、时而重重摔下,海水又涌向甲板,飞起的浪头扑向驾驶台,扑向指战员的脸上、身上。此时也考验着每条船上所有人的战斗意志和抗台能力,与台风拼搏与自己的战艇共存亡是大家当时的誓愿。在这巨浪席卷的茫茫大海上,远看我们这小炮艇如同一只罐头在海浪中不断地浮上浮下、左晃右晃直到出现难以预料的后果。
台风袭击给我们造成的险情与真刀真枪和敌舰近距离作战相比毫不逊色,因为当风越来越大超出了我们的抵抗能力,风会把船倾覆。那天我记得大概是下午五点战艇进入抗台锚地后一直到次日凌晨两点左右风势开始减小,从信号兵和报务兵定时接收到陆地指挥所发来的台风实时消息通报中得知台风中心的走向已偏离后渚港,向别处去了。呵!死神总算与我们擦肩而过,大家绷紧的神经终于放松了,我们幸运地胜利了,我们保住了战艇也保存了自己,这场惊心动魄的抗台经历一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明日请看《援助非洲的难忘岁月》。